堂鼓的演奏方法
堂鼓,又名為同鼓、戰鼓,清朝時有杖鼓的稱號,是屬于我國傳統的民族樂器。堂鼓的鼓框材料為木頭,鼓面由皮革制成。堂鼓的音色具有慷慨激昂的特點,常用于激奮人心、熱血沸騰的表演類型,能夠讓節奏更明快。
堂鼓的演奏方法
堂鼓演奏時,手持兩根木槌敲擊鼓面發聲,亦有通過敲擊鼓邊、鼓框、鼓心和控制敲擊力量可獲得大幅度的音量及音色對比,除有單擊與只擊外,亦有悶擊、搖擊和滾奏(輪音)等方法,是一種非常具有表現力的樂器。
堂鼓是現代民族器樂合奏及戲曲音樂中常用的一種樂器。演奏時,將堂鼓放在木架上,用雙木槌敲擊。因為堂鼓鼓面較大,從鼓心到鼓邊可發出不同的音高,音色各異。
鼓心的音較低沉,愈向鼓邊則聲音愈高,擊奏時,音量能從很弱到很強,力度變化很大。可敲擊復雜的花點,對情緒及氣氛的渲染能起較大的作用。
堂鼓有幾種類型
堂鼓主要類型有大小兩種。
大堂鼓為較大型的鼓,一般鼓面直徑在一尺半以上。大者鼓面直徑可達1米以上,發音宏亮、低沉;小堂鼓的鼓面直徑有三種規格,鼓面直徑分別為22,25,32厘米,鼓高為33厘米。發音堅實、有力,而有彈性,音也較大鼓為高。
堂鼓常在民間節日喜慶時與鑼和鈸等一起敲奏,也用于民間器樂合奏及戲曲、歌舞的伴奏。堂鼓有大堂鼓及小堂鼓的區別,其中大堂鼓一般稱為大鼓,而小堂鼓則稱為小鼓、戰鼓。
其形制由木制的圓桶上下蒙以兩塊面積相等的牛皮而成,鼓側有四個鐵環,懸于木架上,用一對木槌擊奏。
用不同力度擊奏鼓心和鼓邊,可產生豐富多變的音響。鼓面可分成中心、中圈、外圈等幾個部位,鼓中心是最主要的敲擊部位,發音較低沉、厚實,鼓外圈發音稍短稍薄,愈靠鼓邊愈是單薄。
扁鼓和堂鼓的區別
1.鼓面直徑不同
堂鼓鼓面直徑分為22、25、32公分三種類型;扁鼓的鼓面直徑則是37-45厘米。
2.演奏方式不同
堂鼓在演奏時,是將鼓置于木架上,使用雙木槌敲擊;扁鼓在演奏時,將鼓斜掛于胸前或置于地上,左手直接拍擊鼓面,右手執木制鼓棰敲擊,也可置于鼓架上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