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拖拉磨蹭不寫作業怎么辦
家庭作業是孩子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孩子在寫作業時存在拖拉磨蹭不想寫的現象,這也挑戰著家長的耐心,其實孩子出現不想寫作業的情況原因很多,包括學習興趣不高、作業難度大等,家長要依據孩子的問題,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案。
孩子拖拉磨蹭不寫作業怎么辦
不要放任自由。很多家長都感覺自己的孩子還小,不想讓孩子承擔很大的壓力,其實,這樣的想法本無可厚非,但是,孩子畢竟要進步,不給點壓力也是不現實的事情,所以,適當讓孩子受約束。
不要抱怨責備。對于作業的問題,家長的態度就是必須完成的事情,不能溺愛孩子,當老師留作業多了一點,家長就不能正確看待,抱怨老師,抱怨學校,如果孩子聽到了非常不好。
提高學習效率。家長應該抓好學生的學習效率,因為,孩子不寫作業跟寫不完作業還是兩回事,因此,孩子學習的效率也很關鍵,如果孩子效率低,就會占用大量的時間寫作業。
制定合理的家庭規則。對于孩子而言,做事不拖延磨蹭最開始源于家庭規則建立。孩子小的時候,常常控制不住自己,比如做作業,干家務等等,這時候就需要來自父母的“他律”。比如孩子在看電視,作業拖延,那么就規定時間,時間到了后,就讓孩子去做別的事。
適當調整練習難度。孩子寫作業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題目太難。作業太難,在孩子的內心就會形成心理壓力,就會覺得寫作業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就會拖拉。
孩子寫作業時家長坐在身邊好不好
家長要不要在孩子旁邊陪著,沒有固定而標準的答案,要依據孩子的情況而定。
對于剛入小學的孩子,陪孩子寫作業是必要的,在這個階段,家長陪孩子寫作不是監督孩子寫作業的效率,而是要把側重點放在孩子的字跡是否工整,發現錯誤的地方給孩子圈起來讓他自己改正,而不是直接告訴他正確答案。
到了小學的高年級,孩子就具備了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這時,家長就沒必要再陪同孩子寫作業了,家長需要做的是針對孩子的薄弱環節進行輔導及檢查作業完成的情況即可。
到了初中,高中階段,孩子的學習要完全靠自覺和自律來完成。家長陪同這根“拐棍”就要徹底地被丟棄。由“陪”穩步地過渡到“不陪”,孩子的獨立學習能力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增強。
孩子寫作業總走神,家長如何正確引導
1、保護孩子原有的注意力
平時多鼓勵,不干擾孩子做好他喜歡做的事情。當孩子專注于做他的小手工制作或觀察小動物而忘記了吃飯時,父母切記不要干擾孩子,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要知道,孩子沉浸于他的興趣同時,就是在無意中培養自己的注意力呢。
2、減少嘮叨訓斥
要盡量減少對孩子嘮叨和訓斥的次數,嘮叨訓斥也許能短暫的讓孩子維持注意力,但并不是長久之計,次數多了孩子會產生逆反心理。
3、營造好的學習環境
營造一個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的家庭學習環境。孩子的書桌上,只能放有書本等相應的學習用品,不可擺放玩具、食品;文具要簡潔。
4、家長應督促孩子做好寫作業前的準備
在正式開始作業前,喝水、吃東西、上廁所、準備好文具等這些小事要做好,在寫作業的過程中,禁止做與學習無關的小動作。在孩子學習二十分鐘到半個小時后,應讓孩子休息五分鐘再繼續。
5、家長和老師都可采取激勵的政策
比方說:如果孩子能專注作業十五分鐘,就獎勵一顆糖果或者十分鐘的時間看動畫片;老師對專心聽講的孩子,獎勵小紅花或者各種表揚印章。孩子們往往有爭強好勝之心,越表揚越有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