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社交能力怎么培養
孩子的社交能力是需要從小培養的,如果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對孩子保護過度,不讓他們出門,不讓他們與人交流,那么他們自然沒有什么社交可言,所以社交能力差是自然的。那么孩子的社交能力怎么培養?
孩子的社交能力怎么培養
1、走出去,制造社交機會
家長要作為孩子交往的“支持者”,從小多幫孩子制造和同伴玩耍的機會。比如,帶孩子參加各種早教班、聚會、野餐,邀請孩子的同學到家里來玩。增加孩子與同伴交往的機會。在不同的場合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社交能力。小技巧!帶孩子外出時,可以多帶一些零食或有吸引力的玩具,成為孩子主動和其他小朋友開展“外交活動”的武器。
2、請適當放手,給孩子個人空間
每個孩子都是家里的寶貝疙瘩。出去玩生怕磕著碰著,與別的小朋友產生矛盾。所以,在孩子和同伴玩耍時,家長會嚴密監控,以確保孩子沒有“被欺負”。一有情況,馬上沖上去。不要事無巨細,建議還是給孩子們一點空間,玩他們自己的游戲,讓他們解決小的爭吵和沖突。還有的家長隨時隨地教孩子道理,孩子和別的小朋友產生小沖突了,馬上就上前說教。“你不該……你要……”。等你說教結束,其他孩子早玩別的去了。
3、適時疏導孩子的負面社交情緒
當孩子和好朋友吵架了,不一起玩了;被別的小朋友排擠了……表露出負面情緒的時候我們該怎么辦呢?慢慢說話。孩子鬧情緒時,先停頓個幾秒,讓他自己緩和一會、平復一下心情,然后再問他發生了什么。我們一定要有來有往的與孩子進行對話,等他答復完再提問,耐心的說話。不要對孩子劈頭蓋臉就是一頓教育,連一個訴苦和解釋的機會都不給。
孩子社交能力差的原因
1、父母對孩子的否定
小孩子的自信來源于父母對自己的肯定和支持。同理,小孩子的自卑也來源于父母對自己的一味指責和否定。在孩子沒辦法順利和某個小朋友相處時,家長不應該只是責罵孩子,指出孩子哪些地方有問題并嚴厲責備,這些都會導致孩子恐懼社交,不再原意和他人交流。
2、孩子缺乏引導
很多時候,父母沒有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人“,他們照顧孩子飲食起居無微不至,但是缺少溝通。這樣的陪伴就是典型的“安慰式”陪伴。他們對孩子想要表達的語言、情緒、行為都選擇性地屏蔽。當孩子進入社交敏感期時,父母也不去引導孩子感受人與人之間的善意與美好,不帶他們感受別人的溫暖和善意。孩子的性格就出現了偏執的端倪,漸漸失去了與人交往的興趣。
3、家庭環境影響
孩子成長在封建的、不與人交往的家庭中,孩子通常會在家人和外人之間劃上明顯的界限。孩子最擅長的是觀察與模仿學習,如果他發現父母很少與人社交,孩子自然不敢上前去跟小伙伴交流。這些孩子感到在他們的家庭和外部的世界格格不入,導致他們看待外部世界時,會自然地用一種充滿敵意的態度看待,自然社交能力也會受到影響。
孩子的社交能力怎么培養,家長應該帶孩子走出去,制造社交機會,幫助孩子與同齡的孩子多交流,這樣接觸的多了,孩子的社交能力自然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