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規則培養不到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過于寵愛而缺乏原則,造成孩子規則意識薄弱,養成各種壞習慣后也難以改正。因此家長要及時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最重要的是家長要以身作則,堅守原則,對孩子進行規則教育。
教育孩子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如果從小沒有爸爸媽媽制定的規矩來約束孩子,他就很容易為所欲為,更不懂得判斷自己的言行是否妥當。這樣的孩子長大后很容易變成一個不遵守規則的人,孩子的人際關系也將受到非常大的影響。愛孩子和立規矩從來都不是單選題,其實管的太少和管得太嚴的父母在我們身邊都不少見。但是家長一定要意識到,規矩和愛本來就是統一的。
生活行為規范是對個人行為的一種約束,它不可避免地會和個人的意愿發生沖突,有些孩子正處于反抗期,家長要對孩子出現的抗拒情緒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如果家長不能理解孩子,或者處理不當,就會助長孩子的逆反心里,影響行為規范的培養。
同時給孩子立規矩時信號要明確,比如,過馬路遇見紅綠燈時,街上的黃燈亮了,那意味著可以停步,也可以不停。所以家長在和孩子立規矩時,需要明確地告訴孩子,這樣做的后果,最好這個后果跟孩子的切身利益有關的,這樣才會讓孩子意識到規矩的重要性。
給孩子樹立規矩,一定要簡單易懂,讓孩子容易遵守。孩子的理解能力沒有那么深刻,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強,樹立十分復雜艱難的規矩,非但不能夠讓孩子遵守,反而會讓他糊涂。所以家長要把道理講清楚,而不是簡單粗暴地命令孩子,不要以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家長講的道理也許孩子一時不能夠完全領會,但是家長平和的語氣和尊重她的態度,卻會讓孩子信任家長的判斷,順從家長的要求。
怎么讓孩子遵守規矩
1、父母要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孩子模仿的內容。所以家庭中要養成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按時作息、衛生習慣、禮貌習慣等,家長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做好。社會生活中的要求,比如遵守交通規則,家長在與孩子出行時要自覺遵守,講公共道德和秩序,以自身行為去影響孩子。
2、適當的采用懲罰法。規則意識的形成有時還需付出一定的代價,才能使孩子從他律到自律。適當地讓孩子接受一些自然后果懲罰,是非常必要的,這種方法要有一定的限度,要與說理引導相結合,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意。如果孩子在課堂上表現不好,在課上坐不住,不注意聽講,家長可以配合老師,讓孩子每天在完成學習任務之后,靜靜地坐10分鐘,練習集中注意力,反思自己這一天的課堂的表現。
培養孩子規則意識的誤區
1、家長高度壓制。在許多家庭中,家長為了彰顯自己的權威性,經常用居高臨下的態度來對待孩子,用自己的成人的眼光來不斷約束孩子。這樣孩子雖然執行了規則,但卻很可能不明白其中的意義,也就很難形成規則意識,一旦家長有所放松,孩子也就不再執行了。
2、家長言行不一。孩子在童年時期,學習過程基本都是靠模仿,而父母是孩子最主要的模仿對象。作為家庭規則的制定者,父母的言行極大地影響著孩子。如果父母要求孩子不能邊吃飯邊看電視,自己卻邊吃飯邊看手機,這就會對孩子的認知和行為造成混亂,讓自己所說的規則成為虛幻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