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控制情緒和孩子溝通
情緒無處不在,有的時候能起到好的作用,但有的時候也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尤其是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家長的情緒需要抑制一下,否則很容易和孩子發生沖突。
家長如何控制情緒和孩子溝通
1)觀察
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在觀察著正在發生的各種事情,而且事后還能準確說出觀察結果。但這個過程的重點,是怎樣將觀察和評論二者區分開來,如果不能將二者區分,反而還將其混為一談,那么產生的也只能是對孩子的批評,極端情況下還會催生逆反心理。
帶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詞,都屬于是評論類,很多人聽到這類話后的反應都會詢問為什么,如果評論和原因不合預期,就會再進行反駁,這就是逆反心理。父母需要做到的是,陳述事情經過的話語,不添加感情色彩,這樣也更容易被人接受。
2)感受
建立表達感受的語言,才能利于清楚展示情緒,也使得溝通變的更加的順暢。像是“我感覺、我認為”這類詞匯是表達想法,而“開心、傷心”這樣的情緒化語句則是感受。
3)需要
當人們聽到自己不喜歡聽的話時,大多都會有四種情緒:怪罪自己、責備別人、感知自己的感受和感知他人的感受。比如家長教育孩子時會說:“如果寶寶不好好學習,媽媽就會很傷心”。其實,這種方式不但家長自己心里不好受,還把問題推到孩子身上后,讓他也不開心。
可能孩子會開始努力學習,但這不是主觀上愿意的,興趣和內在動機也沒有被激發出來。其實,這只是孩子在避免有內疚感而調整出的行為,看似學習刻苦,實則卻是一個假象。
4)請求
如果對某樣的事情有哪種看法,就可以主動的表達自己意見,告訴孩子自己希望他們能做到什么樣的改進。好比發言時,只有我們將自己的話講得越清楚,才能越容易得到自己希望得到的回應。
比如孩子喜歡玩手機和電腦這類電子產品,家長會說這對眼睛不好,可孩子根本不會有任何在意,這又怎么辦呢?可以試著先向孩子提出要求,比如學習多久后,才可以換回來玩手機的一段時間,這樣才夠清晰具體。孩子普遍缺乏自控能力,需要家長做出約束,但又不能強制性的,因而學會合理提要求十分重要。
家長不能和孩子和顏悅色說話的幾個主要場景
1.早上起床到上學走,一場惡戰
“起床啦”每天早上都這樣叫,叫了很多遍都沒有反應,直到去被窩里往出拽,媽媽的耐心已經消耗殆盡。此時,還能做到強忍怒火
2.吃早飯磨磨蹭蹭
本來起來的已經很晚了,早上的時間本來就不多,起床,洗漱都在浪費時間,等到吃早飯,這個不愛吃,那個太燙了全是問題,如果出現點小狀況,牛奶撒了,剛穿好的衣服就吃東西弄臟了,這會兒媽媽基本就要爆發洪荒之力了。
3.晚上放學寫作業繼續磨磨蹭蹭
網上流行一句話,不學習,母慈子孝,一學習雞飛狗跳。
這句話深得人心,主要原因應該是引起了大家的共鳴,并且普遍存在于每一個家有學生的家庭。
怎么都玩不夠就是不想寫,寫又不好好寫,一會兒喝水一會兒上廁所,寫作業姿勢也不對,最崩潰的大概就是作業不會了,這是扎了每一個家長的心,講不懂,寫不對,字跡潦草。
還有很多情況讓家長崩潰,比如:上課書本落家里了,上舞蹈課服裝落家里了,上鋼琴課,琴譜落家里的等等,您是否中招啦?
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家長為什么總是很容易發火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孩子一直在玩手機,身體上的第一反應就是恨不得馬上搶過來甚至把手機扔掉。接下來就是情緒上表達不滿,數落孩子如何不對。
每次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產生的負面情緒,其實就是我們在處理孩子的問題不順利的情況下產生的副產品。只是很多父母被情緒控制,把這種負面情緒變成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孩子一不聽話,就發火、責罵甚至懲罰,以為這樣就可以給孩子震懾,從而讓孩子聽自己的話,但實際上,這種做法非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甚至還會破壞親子關系,讓孩子更加抵觸、抗拒、不配合,形成惡性循環。所以說,要想解決孩子的問題,就要先解決家長自身的情緒問題。
有的父母覺得自己天生就愛發脾氣,尤其是在知道了大腦運作的原理后,就覺得這是自己的本能反應,已經無法改變了。但其實,每個人的情緒都是可以調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