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納的作品有哪些
威廉·福克納,美國文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意識流文學在美國的代表人物,194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獲獎原因為“因為他對當代美國小說做出了強有力的和藝術上無與倫比的貢獻”。
福克納的作品有哪些
1、《十三篇》
《十三篇》是美國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納創作出版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 最早由美國Jonathan Cape & Harrison Smith出版社于1931年出版,后經企鵝蘭登書屋再版。
福克納將該書題獻給他的長女阿拉巴馬(她在1931年1月11日出生的9天后夭折),以及他的妻子埃斯特爾。《十三篇》分為三個部分,三部分圍繞的主題、人物、時間與地點都各有不同。
第一部分包含《勝利》《飛向群星》《所有死去的飛行員》《裂隙》四篇,主要寫的是一戰右歐洲戰場士兵的遭遇與精神困境,頗有“迷惘的一代”的頹廢與虛無氣質,語言較晦澀,象征意味濃厚;第二部分包含《紅葉》。
2、《我彌留之際》
《我彌留之際》是美國作家福克納于1930年發表的長篇小說,以及“約克納帕塔法世系”的重要小說之一。
該作講述美國南方農民本德倫為遵守對妻子的承諾,率全家將妻子的遺體運回家鄉安葬的“苦難歷程”。小說完全由本德倫一家、眾鄰居及相關人員五十九節內心獨白構成,多角度講述了這個故事,是作者運用多視角敘述方法及意識流法的又一杰作。
3、《喧嘩與騷動》
《喧嘩與騷動》是美國作家威廉·福克納創作的長篇小說,創作于1929年。
該小說講述的是南方沒落地主康普生一家的家族悲劇。老康普生游手好閑、嗜酒貪杯。其妻自私冷酷、怨天尤人。長子昆丁絕望地抱住南方所謂的舊傳統不放。
次子杰生冷酷貪婪,三子班吉則是個白癡,三十三歲時只有三歲小兒的智能。全文通過這三個兒子的內心獨白,圍繞凱蒂的墮落展開,最后則由黑人女傭迪爾西對前三部分的“有限視角”做一補充。 該作品采用了多角度的敘述方法。
福克納的創作特點
1、意識流
福克納筆下的劇情浸染著人物的復雜心理變化,細膩的感情描寫穿插其中。他的作品最大的外在特點是綿延婉轉及結構極為繁復的長句子和反復斟酌推敲后選取的精巧詞匯。
他和風格簡潔明了、干脆利落的海明威更是兩個極端。與歐洲文學試驗者喬伊斯、伍爾芙、普魯斯特等人遙相呼應,大量運用意識流、多角度敘述和陳述中時間推移等富有創新性的文學手法。
2、多角度敘事
多角度敘事是福克納創作中的重要手法。福克納還常常一些特殊的身份視角,如兒童和癡傻人的視角。
3、語言風格
福克納使用的句法往往是奇特而扭曲的,這些句子看起來過于繁復,一個接一個的出現,同位關系很模糊,甚至沒有。插句里面常常套著插句,使人困惑,這些曲折流動的句子使得讀者沉浸于他所創造的世界之中。大量抽象的詞匯在其作品中往往反復出現。
4、象征隱喻
福克納的小說大量使用象征,這些意象的運用推動了情節的發展和主題的深化。
福克納是哪個流派
1、意識流小說為代表。
2、福克納師承喬伊斯,在美國,福克納代表的是文學流派,他為美國小說做出無與倫比的貢獻。在1949年,福克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是對他的文學貢獻最大的認可。
3、福克納的影響并非僅局限于美國,對我國諸多名家都有深遠的影響。比如,首位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曾多次公開表示福克納是他的創作導師。作家余華也聲稱,只有福克納是其真正意義上的師傅。
4、讀者習慣性的將福克納與美國南方聯系在一起,他依戀美國南方的土地和自然風光,依戀那里的淳樸與和諧,因此,他的小說絕大部分發生在美國南方。
5、在他的作品中,充斥著農業經濟、農場、小村落,他所描繪地南方高山、河流、土地等等代表著南方人民的勇敢與堅毅,代表著他對小城鎮的悠閑愜意生活的向往,因而他被譽為“美國南方文學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