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建筑方面的成就
林徽因,現當代著名的建筑學家,她也是我國第一位女性建筑師,是林徽因的出現,使我國女性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除了建筑師的身份之外,林徽因也是作家、詩人,她的詩作語言溫婉流暢,韻律和諧自然。
林徽因建筑方面的成就
林徽因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位才女。她有廣泛的學術知識,是著名的建筑師,她28歲時寫的《中國傳統建筑類型學》也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至今仍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林徽因為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和建造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這座紀念碑的主要設計是梁思成首次設計的,但在公示與曬圖中發現不夠高大。
之后組委會招標要重新設計,結果林徽因拿出了新設計的方案,比之前的多了一層,碑也高大了許多,結果一炮而紅,從組委會到中央一致同意林徽因新的設計方案,并完全按照該圖紙建造,結果是成功了。
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女性地位不高的時候,林徽因參加了古代建筑的工作,這對女性的解放也具有重要意義。她也被稱為中華民國的四大美人,使中國女性的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林徽因是什么派代表詩人
林徽因是新月詩派的詩人。
她作為后期新月詩派的一位詩人,盡管是在新月詩派漸近煙消云散之時開始寫詩,然而,她的詩歌創作無疑受到了這流派的影響。
林徽因的詩歌同樣具有新月詩派倡導的音樂美和建筑美的特點,在詩歌格律化追求上具有許多契合之處。
同時,林徽因的詩歌在音尺、腳韻、詩節、詩行、平仄等方面體現出來的格律特點又是比較自由靈活的。她的詩歌在追求格律的同時又不失清瑩溫婉、和悅流暢之美,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林徽因不拘泥于固定的詩格、音尺以及每行的字數,而更多的是以原動的詩意、詩感為驅策,幾近于直覺式地使情緒與詩的內在音節和律動交匯諧同,因而從詩中流露出來的是輕巧、自在、活潑的韻味,顯示了其細致獨到的藝術品位。
林徽因的簡介資料和生平介紹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原名徽音,漢族,祖籍福建閩侯(今福建福州),出生于浙江杭州。林徽因是清華大學教授,為中國著名的建筑學家、作家,我國第一位女性建筑學家,被評為“現代文化史上的杰出女性”。
民國九年(1920年)林徽因隨父林長民赴歐洲游歷。民國十二年(1923年)參加新月社活動。民國十三年(1924年)留學美國,入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學院,選修建筑系課程,獲美術學士學位。后就讀于美國耶魯大學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
民國十七年(1928年)與梁思成在加拿大溫哥華結婚。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與梁思成圈閱批注中國營造學社藏本《大唐西域記》(數百處唐代建筑及地名),發現唐代建筑——五臺山佛光寺。
解放后,林徽因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設計、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和景泰藍工藝革新等方面做出了貢獻,著有《林徽因詩集》、《林徽因文集》。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與世長辭,享年5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