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倫與李白的故事
唐朝詩人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他是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詩人之一,被稱為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是一位喜歡到處游玩的詩人,他在游玩的過程中交過很多的朋友。流傳久遠的有李白和汪倫的故事,他們之間有一首著名的名詩《贈汪倫》流傳至今,這首詩一度成為小學生必備詩作之一。
汪倫與李白的故事
唐天寶年間,汪倫聽說大詩人李白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陽家,便寫信邀請李白到家中做客。李白素好飲酒,又聞有如此美景,欣然應邀而至,卻未見信中所言盛景。汪倫盛情款待,搬出用桃花潭水釀成的美酒與李白同飲。
汪倫留李白連住數日,每日以美酒相待,別時送名馬八匹、官錦十端。李白在東園古渡乘舟欲往萬村,登旱路去廬山,汪倫在古岸閣上設宴為李白餞行,并拍手踏腳,歌唱民間的《踏歌》相送。
李白深深感激汪倫的盛意,作《贈汪倫》詩一首: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后來,汪倫卸任后,由于留戀桃花潭,特將其家由黟縣前往涇縣,在桃花潭畔定居下來,李白曾多次來安徽當涂,涇縣等地,并游歷涇縣桃花潭。
汪倫也因而名留千古,婦孺皆知。而當年李白興起贈汪倫的那首詩卻成為了千古名句,二人的友誼,更成為了一段佳話,流傳了很久很久,直到今天。
著名詩人李白的祖籍在哪里
李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靜寧縣成紀鄉)。
隋朝末年,遷徙到中亞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即誕生于此。五歲時,其家遷入綿州彰明縣(今四川江油)。二十歲時只身出川,開始了廣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
李白到處游歷,希望結交朋友,干謁社會名流,從而得到引薦,一舉登上高位,去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可是,十年漫游,卻一事無成。他又繼續北上太原、長安,東到齊、魯各地,并寓居山東任城(今山東濟寧)。
這時他已結交了不少名流,創作了大量優秀詩篇,詩名滿天下。天寶初年,由道士吳人筠推薦,唐玄宗召他進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權貴的讒悔,于天寶三、四年間(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擠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祿山叛亂,他這時正隱居廬山,適逢永王李遴的大軍東下,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后來李遴反叛肅宗,被消滅,李白受牽連,被判處流放夜郎(今貴州省境內),中途遇赦放還,往來于潯陽(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李白因病逝世于安徽當涂縣。
關于李白出身的推測
歷史上關于李白的出生歷史上一共是有四種推測,第一種與第二種推測都與西域有關,第一種推測是李白先祖原是胡人,只不過后來才在中原定居,改姓為“李”。
第二種推測便是李白的父親原是中原的一位富商,一直都在西域做生意而已。但是這種說法并不靠譜,首先李白的“李”姓應該是自祖上就傳下來的。因為大唐的皇室就是姓李。即使當時并不避諱怎么避諱姓氏,但是也不會有人傻不拉幾地將自己特地改為國姓。
第三個就是李白連娶二位夫人,二位夫人皆是宰相之女。前面說了唐朝是一個很重視門第的王朝,若是李白家中真為商人。士農工商,商人最為低賤,是不會有士族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商家的。所以這兩個猜測并不正確。
而第四種說法,就是李白的先祖與李淵是同宗的兄弟,所以李白具有皇室血脈。這個理由實際上就有點根據了,因為首先李白與李唐王室姓氏一樣,其次李白在詩中曾自述“本家隴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