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致遠是秋思之祖嗎
作為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馬致遠,善于寫神仙道化的內容,因此他被稱為“馬神仙”。馬致遠,號東籬,元代時期以《西江月》聞名,流傳最廣的作品是《天凈沙.秋思》。他的作品具有語言雅致,簡潔易懂的特點,這也是馬致遠作品流傳廣泛的原因之一。
馬致遠是秋思之祖嗎
是的,馬致遠是秋思之祖,馬致遠是因為其作品《天凈沙·秋思》這首詞才獲得的這個稱號。
《天凈沙.秋思》的內容為: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這首小令,實際上就是抒發他在深秋四處漂泊的羈旅之愁。整首小令手法老道,大巧不工,在景色白描中放入自己的心,隱含著自己的感情,意在言外,含蓄雋永。
這首小令正是這種風格回歸盛唐的元朝散曲的先河之作。這種表現手法開啟了散曲疏闊清朗表達秋思以及表達其他情感一個新的路子,因此馬致遠被稱為“秋思之祖”。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最大的特點
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最大的特點是通俗易懂。
相比唐詩宋詞,理解起來相當容易,幾乎沒有什么時代的距離感。這一特點對后世文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比如元代戲劇的異軍突起,明清時期的通俗小說,拉近了文學與民間的距離。
馬致遠的《天凈沙》向來被認為是散曲小令中的杰作。這一支曲子很簡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個字。前三句每句只有六字,卻都寫了三樣不同的事物,在語言結構上是很特殊的。
這種特殊性正說明了文學的語言不同于科學的語言,而詩的語言和散文的語言又有區別,散文無論是敘述或描寫,都要由作者將所要表現的內容,用明確的語言,按照邏輯的次序,為讀者聯系起來,而詩則往往由作者將要表現的事物藝術地安排在一起,讓讀者自己馳騁更多的想象。
馬致遠和白樸年紀哪個更大
馬致遠和白樸,白樸年紀更大,白樸屬于1226年,馬致遠屬于1251年,兩人差25歲。
白樸,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祖籍隩州,也有資料顯示可能是山西曲沃縣,元代著名的雜劇作家。馬致遠,字千里,號東籬,河北省滄州市東光縣人,元代著名的戲曲作家、散曲家、散文家。白樸、馬致遠、關漢卿和鄭光祖四人并稱為元曲四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