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不拉是哪個民族的
冬不拉是我國民間傳統的樂器,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冬不拉屬于彈撥樂器種類,在哈薩克、新疆等地區特別流行。冬不拉的樂聲鏗鏘有力,很適合節奏快的歌曲。冬不拉的音色特殊,不僅能夠獨奏,也可以參與其他樂器的合奏、重奏、齊奏。
冬不拉是哪個民族的
冬不拉是我國哈薩克族的民族樂器。
冬不拉又名東不拉、東布拉,是北亞和中亞地區的哈薩克族的傳統彈撥樂器,在哈薩克斯坦、蒙古、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以及我國的新疆、東北大興安嶺地區的哈薩克族、鄂倫春族中尤其流行。
其音箱是用松木或樺木制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桿細長,上面有8—10個品位,兩根絲弦或鋼絲弦,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
冬不拉的歷史記載
從近幾年相關學者的研究來看,冬不拉這一樂器的由來已久。據《中國少數民族樂器志》中記載:“早在公元3世紀,冬不拉就已在哈薩克族先民中流傳了”。
新疆克孜爾千佛洞的壁畫《吹笛和彈東布拉的伎樂人》(118洞)中,可以看到冬不拉在古代演奏時的風貌。哈薩克著名學者穆哈買德·愛布納賽爾·法拉布(870—950年)也認為冬不拉這一樂器“來源于哈薩克族,這是確信無疑的”。根據這位學者的相關手稿,也能證明哈薩克的樂器——冬不拉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冬不拉的歷史悠久早在于《史記》和《漢書》中便有對于“烏孫”的記載。據我國音樂專家以及歷史學家推測,這里所說的“烏孫”便是冬不拉。在時代發展的長河中,冬不拉早在公元三世紀就已經在哈薩克族開始流傳。
冬不拉大約有多少種類
冬不拉的種類繁多,大約有十幾種。早期的冬不拉在民間有過三弦和四弦冬不拉,現在絕大多數都是雙弦冬不拉。根據材質的不同,冬不拉又可以分為松木冬不拉、楊樹冬不拉、骨質冬不拉等幾種。
從外形上看,分為阿拜冬不拉和江布勒冬不拉。阿拜冬不拉是以哈薩克著名詩人、哲學家、教育家阿拜命名,音箱是接近三角形。江布勒冬不拉是以哈薩克民間阿肯江布勒命名,音箱是橢圓形。這兩種冬不拉,外形不同,音色也各有千秋。
冬不拉的弦一般用羊腸制作,現在已用尼龍纏鋼絲弦代替了羊腸弦,并增加和使用了銅質的琴弦。改革后的冬不拉,在原基礎上擴大了音域,增大了音量。
冬不拉一般有5、7、9個琴品,有的冬不拉有13、14個琴品,最近出現了調21個琴品的冬不拉,根據冬不拉的槽面、覆手、曲首、大小、長短、所繃琴弦和纏品味數目多少以及伸縮的音域和音量的大小。
有人將其定名為五種不同類型的冬不拉,即:4弦12品最高音冬不拉,稱為“皮克洛”;4弦15品高音冬不拉,稱為“魯里瑪”;2弦13(或14、16)品的中音冬不拉,稱為“冬不拉”。2弦17品的次中音冬不拉,稱為“巴茲”,2弦10品的低音冬不拉,稱為“庫拉孜巴茲”。
此外,還因哈薩克族歷史、地域、部落、文化心理、生活習俗的差異,在民間還存在其他各種形制的冬不拉,據不完全統計其品種大約有十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