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唱法的發聲方法
一般來說世界上的唱法分為三大類,民族唱法、美聲唱法和通俗唱法,民族唱法起源于我國,它通常以真聲為主,采用腹式吸氣法,民族唱法的特點是聲音自然、近似說話,優秀的民族歌手,先天的嗓音條件都是比較好的。
民族唱法的發聲方法
1.講究氣口。氣口是中國民族唱法中用來說明吸氣點和吸氣方式的術語。中國民族聲樂的曲調結構復雜,有時一字數音,一腔數板,必須在正常的氣口外,補充一些氣口。
如有時為了美化唱腔,常在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長音之后加進臨時氣口;或者為了渲染音樂氣氛和感情的高潮,在適當的地方加上臨時的感情氣口等等。使用氣口的方式除一般歌唱吸氣的方法外,還需采用偷氣(不讓人察覺的吸氣)、搶氣(在短時間內的急速吸氣)、快吸氣、慢吸氣、淺吸氣和深吸氣等。
2.氣息的支持。中國民族唱法在聲帶使用上張力較強,共鳴比較集中,采用以腹式呼吸為主的胸腹式聯合呼吸法,其呼吸對抗力量的集中點(支撐點)在臍上至腰間,這樣便于貯存氣息,控制呼氣,以靈活地支持發聲。
3.氣息的控制。在呼氣發音時,氣流外圍的肌肉(吸氣肌肉群)始終做與氣流相反方向的下沉運動,以此形成與呼氣動作明顯對抗的力量,起到節制呼氣,保護聲帶,發揮充分共鳴和變化音色的作用。
4.氣息的靈活運用。除經常使用的基本呼氣方法之外,還要做和靈活變化的呼氣訓練,以便在聲帶和共鳴的配合下,完成各種不同的潤腔發聲。
如潤腔中的“嗽音”是一股較粗散的氣流,剎那間沖破聲門的阻力彈發出來;“頓音”是呼氣在支點處做半頓半連的彈性的對抗運動形成的;其他如:“截音”、“顫音”、“沉音”等的呼氣使用方法也都各不相同。
學民族唱法有什么用
民族唱法聽起來音色甜美,發音清晰。音調高亢而婉轉,非常適合表現民族類的作品。可演唱民歌、戲曲、曲藝、歌劇等。表現手法多樣,感情細膩,是非常值得推崇的演唱方法。
學民族唱法,一方面可以非常系統的傳承民族音樂,另一方面可以把中國的民族音樂推向全世界,還可以和其他不同唱法互相交流,取長補短。
民族唱法在強調“唱情”這一傳統特點的同時,吸收和借鑒了西洋美聲唱法的發聲技巧,合理地安排了真假聲的比例,從真聲到假聲,再到混聲,形成了一整套不斷完善、自成體系的演唱方法,這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混聲”唱法。
使音樂作品的表現更加豐富多彩,音樂的表現技法更加嫻熟。混合聲使高音明亮,低音結實,由于它具有真聲色彩,比較接近我們民族的語言,容易做到吐字清楚,聲音上下貫通又比較方便,也符合中國觀眾的欣賞習慣。
通俗唱法和民族唱法有什么區別
1.起源不同:
(1)民族歌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會,產生于勞動人民的生產、勞動和生活實踐中。《淮南子》中記載的勞動號和《吳越春秋》中記載的黃帝時期的彈歌是中國民族聲樂的基本原型,歌唱形式主要是喊叫和喊叫。
(2)流行歌唱起源于1900年,當時古代歌曲的美聲和流行歌唱方法沒有根本區別。1920年以后,流行歌曲的歌手開始使用麥克風,不再需要唱很多聲音技巧,激勵白人歌手失去穩定的節奏和節奏。
2.不同特點:
(1)民族唱法的特點是聲音聽起來很甜美,吐字清晰,氣息講究,音調多高。
在第一階段,真聲被廣泛使用,聲音位置相對較高,主要是口腔共振和頭腔共振。第二階段繼承了中國早期傳統民族唱法,改變了以真聲為主的發聲技巧,混入了假聲。第三階段是在中國傳統民族唱法的基礎上,結合和運用美聲唱法,擴大音域和音量,呼吸順暢,表現力強,聲音明亮集中,輕松自然。
(2)流行歌唱的主要特點是完全用真實的聲音唱歌,接近生活語言,溫柔自然,語言簡單;歌詞一般更生活,口語;歌手很受歡迎,大多沒有接受過專業聲樂訓練;獨特的魅力是流行歌唱的重要藝術特征。在表演中,歌手除了完成歌曲演唱所需的一般節奏、語調和吐字清晰外,還經常使用強化聲音或身體動作來實現情感表達。
3.演唱技巧不同:
(1)民族歌唱以真實聲音為主,多采用腹式吸氣法,其特點是吸氣深,但量少;吸氣管長,不利于高、中、低聲音的統一;頭鼻共鳴,輔喉、咽、口,胸少;喉嚨適度開放,喉嚨不要求開得太寬,喉結相對穩定,放松下顎,抬高上顎。
(2)流行歌唱方法不要太注意姿勢、嘴、鼻吸氣動作,呼吸調整均勻,空氣不要吸入過多。完成正確的呼吸動作后,肺部形成負壓,空氣自然進入肺部,唱歌時吸氣快,麥克風前無噪音。發音應該是平穩和溫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