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初中厭學家長怎么辦
一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的教育影響。所以,孩子厭學,家長一定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幫助孩子解決學習當中遇到的困難,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重新愛上學習。下面具體來看一下家長該怎么做吧。
孩子初中厭學家長怎么辦
1、找出原因,進行相應的調整。初中是小學向高中的過渡階段,知識點比小學增加了很多,難度也大了,再加上要參加中考,不少孩子都感受到了學習壓力。有些孩子,因為在學習上遭遇了很多困難,長期情緒低落,漸漸變得厭學;也有一些孩子,因為考試成績經常排在班級靠后位置而變得厭學。
孩子厭學,除了學習上的原因,也有家庭、同學、老師等方面的原因。比如有些孩子長期受父母觀念影響,不喜歡學習;有些孩子,進入初中后與同學關系緊張,所以不想去學校,討厭上學;有些孩子,因為初中教師不像小學教師那樣照顧他(她),便對老師產生厭恨心理,以至于不想上學。
找出了孩子厭學的原因,好比是醫生找到了病人的癥狀,剩下的就是對癥下藥了。不過要強調的是,改變孩子厭學的狀況,不能太急,用藥不要過猛,要緩緩為之,慢慢來,防止孩子出現“不適”癥狀,引起反作用。
2、培養興趣,增強孩子的學習動力和求知欲。當找到了原因,做出了相應調整之后,就要著手培養孩子的興趣,增強孩子的學習動力和求知欲。
興趣是人們開展活動的最大動力之一,如果孩子對學習有了興趣,他們就會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積極地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而要想讓孩子對學習有興趣,首先家長本人要對學習很有興趣,平時家長要陪孩子看看書,偶爾與孩子討論一些閱讀感想;在旅游的時候,多跟孩子聊聊歷史、地理和當地的文化。父母的言行對孩子影響很大,父母喜歡學習,孩子大多都對知識抱有極大的興趣。
其次家長要想辦法設計有趣的學習情境,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快樂。人們對快樂總是沒有抵抗力的,他們會被快樂牽著鼻子走,并因此“上癮”,十幾歲的初中生尤其如此。
3、科學引導,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的科學引導,很多家長因為對孩子實施“放養”政策,不了解孩子的真實學習狀態,也不引導孩子正確認識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導致孩子接連遭遇挫折,進而失去自信心。
家長要幫助孩子合理規劃學習時間和休息時間,引導孩子養成閱讀和思考的習慣,不要一下班回家就躺在沙發上玩手機、刷視頻,要花點心思陪伴孩子,并研究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讓孩子從學習中得到成就感,以提升自信心。一旦孩子有了自信心,他們就不再強烈地排斥學習,他們對學習的態度也會漸漸從討厭變為喜歡。
初二為什么是學生厭學的高發期
一個是初一知識承接小學,內容相對簡單,學習壓力不大,很多孩子跟小學一樣邊學邊玩,成績也不差,因此對學習還有一些自信,但到了初二,學習難度增加,老師的教學節奏也在加快,一些孩子成績下滑明顯,慢慢地開始討厭學習。
另一個是大多數孩子在初一時情緒比較穩定,但到了初二就進入到“叛逆期”,情緒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更不服管教、更自負或更自卑。
于是,在很多中學,初二會出現大范圍的“斷層現象”,學習自覺性高、情緒穩定、執行力強的學生,成績越來越好;自覺性差、學習效率不高的學生,成績越來越差,兩極分化明顯,“中間生”越來越少。
家長教育厭學的孩子,盡量做到“三多”和“三少”
1、多商量少命令。比如提醒孩子該做作業了,可以這樣說:“到時間了,你是不是該做作業了?”而不要直來直去地說:“別看電視了,快去做作業!”這樣,孩子就會感覺你很尊重他,愿意聽你的話。
2、 多引導少訓斥。其實,家長越是尊重孩子,孩子就會越自尊,越會注意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更加贏得別人的尊重。當然,具體情況還得具體對待,對于孩子的壞品行、壞習慣等,家長不必要委婉,但也不可采用訓斥的方式,而是要平等而又嚴肅地與他談話,指出其危害性,要求其改正,并訂出一些懲罰措施。
3、多交朋友少窺探“隱私”。很多孩子都特別反感家長翻看自己的書包,偷看自己的日記。實際上,家長應和孩子交朋友,平時多抽時間和孩子聊聊天,問一問孩子學校的事情,人際關系情況,對一些事物的看法等等。這樣,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尊重和信任,他們也會越來越信任父母,就會把父母當成傾訴對象,而不是保密對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