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不愛上學怎么正確引導
厭學這種情況在初中生群體中是非常常見的,厭學情緒的產生,除了孩子自身,家長、學校及老師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要綜合各方面的情況,對孩子進行引導。
初中生不愛上學怎么正確引導
我努力很久了,成績就是沒起色!
隱含詞:付出
深層原因:我的付出是沒有意義的,那我為什么還要付出呢?
家長應對:
當我們餓了的時候,我們吃一口,只會讓我們感覺沒有那么餓了,但還沒有飽,所以我們接著吃,一口又一口,慢慢才會覺得飽!
學習像吃飯一樣,飯要一口一口吃,一口氣吃不成胖子!知識要一點一點學,吃飯別著急,著急會噎著,吃到一定程度就飽了。學習也不要急,學到一定程度成績自然就會提高了。
我真的好怕:努力之后沒有結果!
隱含詞:失敗
深層原因:害怕失敗,每個人都是害怕失敗的!
家長應對:
我們每個人都想成功,就像做選擇題,我們都想選出正確答案。為了選出正確答案,除了直接算出正確答案,我們還可以排除錯誤答案,達到目標的方法不只有一種。
其實每一次失敗都幫助我們排除了錯誤答案,錯誤答案都被排除了,成功還會遠嗎?
我堅持不下去了,可不可以放棄?
隱含詞:堅持
深層原因:我看不到堅持的意義。我沒有成就感。成就感是影響學習動力的重要因素。
家長應對:
我們努力很久,都沒有看到成果,心里很難過,就會想到放棄,可是真的沒有成果嗎?
量變引起質變,所以我們的努力并不是沒有成果,而是在積累量的過程,我們不一定能看到結果,質變時我們才能看到結果,所以要相信,我們每一次的付出都在積累量,再堅持一下,就會看到質變了。
我真的不敢去問老師問題
隱含詞:主動
深層原因:老師會不會認為我笨?老師講了我還是聽不懂怎么辦?
家長應對:
老師每天面對很多學生,老師沒有辦法做到去問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但其實他很想知道,自己教得怎么樣,所以當你去問老師的時候,有人跟他反饋他會很開心。
你主動學習他也會很開心,你主動和他親近他更開心,給老師一個機會記住你,也給自己一個機會弄清楚這個問題,同時更了解你的老師。
哪個都不想放棄,我該怎么選擇?
隱含詞:選擇
深層原因:我想逃避選擇。我都想要得到。
家長應對:
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總是要做出選擇,很多時候哪個都不想放棄,舍得,舍得,舍了才能得,兩個字在一起,沒有“舍”哪來的“得”?
就像孩子面對困難時,父母只有舍掉對他的擔心,不去干預他,才能得到他的成長,學會放棄才能得到更多!
他就是不對,為什么還讓我理解他?
隱含詞:指責
深層原因:我是對的,他是錯的。不應該由我讓步。
家長應對:
你很生氣想要指責別人的時候,伸出你的手,就會發現:當你的一只手指指向別人的同時,還有四只指向自己,發生爭執,是兩個人的事情,不會絕對是某個人的責任,多去理解別人也是理解我們自己。
我都會了,不想再多學了!
隱含詞:驕傲
深層原因:我對自己的成績很滿意。別人對我也是滿意的,所以我不需要學習了!
家長應對:
每個人都是一個杯子,裝得太滿,只會溢出來,就不能再裝進新的東西了,只有倒干凈,保證空杯的心態,我們才能裝得更多,保持虛心,我們才能學得更多。
我真的成為不了“別人家的孩子”!
隱含詞:關注
深層原因:我生氣了你們應該理解我,從沒人關心到我學的累不累。
家長應對:
盼子成才是父母再合理不過的期望,但當這份心過于急切、過于不切實際,父母卻全然不知時,逆反心理也就這樣產生了。
為什么有的學生會出現厭學情緒呢,有哪些方面的原因
缺乏動力。自以為上大學無望,混張初中畢業證或高中畢業證就行了。這樣的學生在學習上明顯缺乏動力,滿足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因此,無論學什么都無精打采,難以激發興趣。
缺乏未知欲望。如果一個人時時刻刻對知識有所期待、有所希望、有所追求的話,就會經常處于精神振奮的狀態,對學習就不至于有厭煩情緒。
學習活動的重復、單調和乏味。心理學研究表明,單調、重復、乏味的刺激易引起人們的疲勞和厭煩感。缺乏生機、靈活和變通的學習生活,常導致學生厭學。
學習方法欠妥。由于學法不當,雖刻苦學習,卻收效甚微。不會科學有效地學習,缺乏理解基礎上的記憶等等,自然不會感覺到學習的樂趣。
學習上缺乏成就感。大凡厭學的初中生,學習成績都不理想,每次學習結果所得到的反饋都是消極的。長期得不到嘉獎或同學、老師、家長的肯定與贊賞,就會產生厭學情緒。
初中生厭學的表現有哪些
1、學習興趣不濃,缺乏長遠動機。這部分學生大多數學習成績不佳,對學習感到乏味,學習缺少主動性,窮于應付學習任務,感到學習是一種苦差事,簡直是活受罪,但是迫于老師、家長的壓力,不得不每天背著書包到學校混日子,只求完成義務教育初中畢業,或只打算考技校、職高,希望早日參加工作,缺乏長遠的奮斗目標。
2、信心不足,自暴自棄。這部分學生由于學習成績差而產生自卑感,加上外界壓力,如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訓斥、同學們的恥笑等,使之失去信心,自暴棄,破罐子破摔。一談起學習就心煩意亂、苦悶、焦躁、頭痛,一進教室就情緒低落,對考試抱著一種無所謂的態度。
3、圖眼前實惠,需要層次低。由于家庭的負面影響,他們貪圖眼前實惠,需要層次低,錯誤地認為只要有錢就有一切,能撈錢就是有能耐,有了錢可以吃得好,穿得好。因此,從小就一心想撈大錢,有了錢就吃、穿、玩。對于如何發展自己、完善自己考慮很少。
4、意志薄弱,克服困難毅力差。他們有過強的依賴心理,學習上不愿意獨立思考,一旦失去輔導成績便一落千丈,一遇到難題,就叫苦不迭,整天沒精打采,灰心喪氣,意志消沉,悲觀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