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小弟變石頭告訴我們什么
《驢小弟變石頭》是一個體現親情之愛的溫馨故事,它告訴我們和孩子在任何的失望以及挫敗之下,保持良好的心境,帶著希望去度過每個難關,到最后,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驢小弟變石頭告訴我們什么
1、實現夢想的過程:故事告訴我們實現夢想通常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而不是簡單地等待奇跡發生。它強調了通過個人的辛勤工作和堅持不懈才能達成目標的重要性。
2、自我價值和尊嚴:驢小弟在面臨挑戰時展現出恐懼和不自信,但最終在朋友們的支持下找回了自己的勇氣和信心,從而克服了困難。這一情節說明個人價值的建立和尊嚴的維護往往依賴于他人的支持和鼓勵。
3、自然規律的理解:故事中也隱含了對自然規律和生活現象的認識,比如驢小弟可以變化成其他物體,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活的多樣性和不確定性。
4、人與自然的聯系:驢小弟變回原形的過程象征著回歸自然的狀態,這也體現了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共處。
5、親情和友情的意義:驢小弟的朋友們在他遇到困難時伸出援手,展現了親朋好友間相互扶持的價值。這種互動強調了良好人際關系對個體成長的重要性。
6、不完美的美感:故事中的驢小弟雖然短暫變成了石頭,但他并沒有永久喪失生命力。這種“不完美”反而成為了一種新的美麗,提醒人們即使在逆境中也要保持樂觀的態度。
7、圣人的觀念:驢小弟變石頭的情節也被解讀為一種對圣人角色的反思,即并非所有所謂的圣人都有強烈的意愿去做一個圣人,而是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展現出對他人的關愛。
總之,《驢小弟變石頭》不僅是一個關于勇氣和自信的故事,也是一個探討生活哲學和人生態度的寓言。
驢小弟變石頭原文分享
驢小弟跟爸媽住在燕麥谷的松果路。他有一個嗜好,就是收集形狀和顏色都很特別的小石子。
在一個下雨的禮拜六,他找到一顆非常特別的小石子。這顆小石子紅得象火,閃閃發亮,圓溜溜的像彈珠兒。
也許是他太興奮的緣故吧,他在端詳這顆小石子時,竟然全身顫抖了起來,而且落到背上的雨水也讓他覺得涼颼颼的。“真希望雨不要下了。”他說。
結果雨真的停了,他大吃一驚。這雨不像平常那樣是漸漸停下來的,而是突然就停了。雨點還沒落到地上就不見了,烏云也不見了,每一樣東西都是干的,連太陽都閃著耀眼的光芒,就好象根本沒下過雨一樣。
在驢小弟短短的一生中,從來沒有一個愿望這么快就實現過。他突然覺得這一定是魔法,而且一定是這顆特別的紅石子造成的(事實上也是這樣)于是為了看看他的想法對不對,他把小石子放在地上,說:“我希望再下雨。”結果什么也沒發生。
可是他用蹄子拿著小石子,說同樣的一句話時,天就變黑了,閃電和雷聲來了,大雨也下起來了。
“今天的運氣真不錯!”驢小弟想,“從現在起,我要什么就會有什么了。爸媽也可以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我的親戚、朋友,以及所有的人都可以要什么就有什么啦!
他希望太陽再從天空出現,希望左后方腳蹄上的一個疙瘩消失,結果都實現了。他開始走回家去,急著要用這顆神奇的小石子讓爸媽驚喜一下。他巴不得馬上看到他們的表情。也許,一開始,他們根本不會相信他的話哩!
就在他走過草莓山,心里想著有好多好多的愿望都可以實現的時候,竟然碰見了一只獅子。那只獅子既狡詐、又饑餓,正在一堆高高的牧草后面瞪著他。
他嚇壞了;要是他沒被嚇壞的話,他就會想到要這頭獅子消失,或者希望自己平安地跟爸媽在家里。
他可以希望獅子變成蝴蝶、小菊花,或者蚊子。他可以想到好多好多辦法。可是他嚇壞了,嚇得沒有辦法用心想。
“我希望變成石頭。”他一說完,就變成一塊巖石。
獅子跳過巖石,對著它聞了一百遍,繞著它走了一圈又一圈,最后迷迷糊糊,帶著一肚子的疑惑走開了。“我明明看見那只小驢子的,也許是我餓瘋了。”他喃喃地說。
變成巖石的驢小弟,就這樣待在草莓山上,那顆神奇的小石子還在他身邊,但是他沒有辦法去拿。“噢,我好希望再變成我自己。”他想,可是根本沒有用。他必須碰到那顆小石子才能產生法力,但是他根本沒有辦法做到。
他開始拼命地想,心里既害怕、又著急。沒有別人來幫他,他是一點兒希望也沒有。他想了許多辦法,最后他明白了,他唯一的希望是有人發現這顆紅石子,并且希望紅石子旁邊的這塊巖石能變成一只驢子。
當然了,一定會有人找到這顆紅石子,因為它是這么的閃亮耀眼;可是世界上有誰會希望一塊巖石變成驢子呢?這個機會頂多只有十億分之一。
最后,驢小弟睡著了。他不睡又能怎樣呢?隨著星星的出現,夜,來了。
這時候,驢爸爸和驢媽媽在家里走來走去,急得要發瘋,驢小弟從來沒有過了吃晚飯的時間還不回家的。他到哪兒去了呢?他們整夜沒睡,擔心他出了什么事兒,希望他能在早晨之前回來。可是,這個希望當然是落空了。
驢媽媽哭得很傷心,驢爸爸盡量安慰她。他們倆都希望他們的寶貝兒子跟他們在一起。“往后,我再也不說他了,”驢媽媽說,“不管他做了什么事兒。”
天亮了,他們到處向鄰居打聽。
他們也問了所有的孩子,包括小狗、貓咪、小馬和豬寶寶。但是這些孩子打前天起,就沒見過驢小弟。
他們去找警察,警察也沒辦法找到他們的孩子。
燕麥谷的狗全都出來搜尋。他們聞過了每一塊巖石、每一棵樹和每一片草葉的背面;搜過了遠近的每一個角落和溪谷,可是一點兒線索都找不到。
他們也聞過了草莓山上的那塊巖石,可是那氣味就跟一般的巖石一樣,半點也不像驢小弟的氣味。
同一個地方搜了一遍又一遍,同一只動物問了一次又一次,這樣過了一個月,驢爸爸和驢媽媽不知道還有什么辦法可想了。
他們認為一定有什么可怕的事情發生在他們兒子身上,他們再也見不到他了(其實他一直在不到兩公里遠的地方)。
他們盡量想讓自己快樂,盡量想要過得跟平常一樣。但是平常的生活里總包括了驢小弟,所以他們老是想到他。他們很難過,覺得這樣生活下去沒什么意義。
晚上過了,又是白天;白天過了,又是晚上。驢小弟在山上醒著的時候越來越少。他醒著的時候,只有不快樂和失望。
他覺得他會永遠變成巖石。他想要習慣這件事,于是他不想醒了。天氣漸漸變涼,秋天來了,樹葉都變了顏色。接著,樹葉掉了,牧草也彎到了地面。
隨后冬天來了,風刮過來又刮過去。
接著下雪了。大多數的動物都躲在家里,靠著他們存儲的食物過冬。
有一天,一只狼坐在驢小弟變成的那塊巖石上,饑餓得一遍又一遍地嗥叫著。
然后,雪融化了。在春天的陽光下,大地又暖和了起來,樹木花草也都發芽了。
樹又長出了葉子,花兒也露出它們年輕的臉龐。
五月里,有一天,驢爸爸一定要驢媽媽跟他去野餐。“我們要打起精神來。”他說,“雖然我們的寶貝兒子不在了,我們還是要像從前一樣好好地過下去。”于是他們就到草莓山上去。
驢媽媽就坐在那一塊巖石上,她溫暖的體溫弄醒了正在冬眠的驢小弟。
他真想大叫:“媽!爸!是我,我是你們的小寶!我在這里!”可是他不能說話,也發不出聲音,就像石頭一樣說不出一句話。
驢爸爸沒有目的地四處走動,驢媽媽把野餐擺在巖石上。他們的野餐有很多食物。突然間,驢爸爸看到了那顆紅石子。“這一顆石子真好看!”他說,“小寶見了,一定會把它收藏起來。”他把這顆石子放到巖石上。
這時候,驢小弟雖然還是石頭,卻像驢子一樣完全清醒了。驢媽媽感到一種說不出來的興奮。“小寶的爸,你知道嗎?我有個好奇怪的感覺,覺得我們的兒子還活著,而且就在這附近。”
“我就是!我就是!”驢小弟想喊,但是喊不出來。要是他知道他背上的石頭就是那顆神奇的小石子,那該多好!
“在這么可愛的五月天里,我好希望他能跟我們在一起。小寶的爸,你是不是也這么想?”驢媽媽問。驢爸爸瞧了她一眼,好象是說:“這還要你問?”
驢爸爸和驢媽媽傷心地互相瞧著。
“我希望變回原來的我!我希望變成真正的我!”驢小弟想。
結果,一眨眼工夫,他就真的變回來了!之后的情景你想也想得到——又是抱又是親,問了又問,答了又答,還有憐愛的眼光和歡喜的感嘆!
等大家的心情平靜了一點后,回到家里,驢爸爸就把那顆神奇的小石子放進鐵打的保險箱里。也許有一天他們還會用到它,但是現在,說真的,他們還會希望什么呢?他們已經有了他們想要的一切了。
驢小弟變石頭繪本解讀
一天,驢小弟撿到了一顆紅色的小石子,無意中發現這是一顆能夠實現愿望的神奇石子。驢小弟高興地拿著石子往家走,想給爸爸媽媽一個驚喜,卻在半路上碰到了一只饑餓的獅子。
他嚇壞了,沒有說讓獅子消失,卻說了一句:“我想變成石頭”,話一說完,他就真的變成了一塊大石頭。
變成石頭的驢小弟只能待在草莓山上,身邊就是那顆魔法石,但他沒辦法拿到。
驢爸爸和驢媽媽快要急瘋了,他們想了很多辦法尋找驢小弟,卻每次都失望而歸。
春天來了,驢爸爸帶驢媽媽到草莓山上野餐,驢媽媽剛好坐在驢小弟變成到那塊大石頭上,驢爸爸發現了那顆紅石子,撿起來放在了石頭上,猜猜看,結果會怎樣呢呢?
這本深受孩子們喜歡的繪本在1970年評為美國凱迪克金獎。是作者威廉·史塔克的第三本圖畫書。雖然,他寫這本書時已62歲,可是他卻用一顆童心,用獨具魅力的繪畫風格和表現手法,為我們呈現了一個洋溢著魔法和愛的故事。
繪本采用內文的一頁做封面。畫面上,驢媽媽和驢爸爸正向豬小姐和公雞問詢著什么,從他們的動作到眼神,讓我們感受到他們的緊張和著急,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驢小弟在哪兒呢?
故事中的角色以擬人化方式呈現,包括驢小弟一家,燕麥谷的動物居民,還有豬警察,都有著人性化的服飾外貌、言談舉止,使故事有了一種樸素的現實感與真切感,使讀者很容易代入其中。
從驢小弟得到魔法石的喜悅,遭遇獅子后變成石頭后的困境,驢爸爸和驢媽媽的傷心難過和尋找,孩子們隨著故事的延展,也會經歷興奮、緊張、焦急、盼望、喜悅等情緒變化,在閱讀中獲得一種內心的宣泄和釋放。
在孩子們的生活中,同樣會有分離的恐懼和焦慮,失去呵護的孤單和難過,彼此找尋的艱難,回歸的渴望和重逢的喜悅,故事自然圓滿的結尾,是一種心靈的撫慰,令人如釋重負、歡心無比。
在版面的設計上,通過頁與頁之間的版面變化,在情節的發展進程中暗示情緒的表達,營造出整本書的節奏和律動。《
驢小弟變石頭》基本采取的是傳統的圖文結合方式,文字和圖畫分工合作共同講述故事。
但在描繪驢小弟變成石頭后的景象時,采用的全部是跨頁設計。在白天黑夜、春夏秋冬的時序交替中,始終不變的是石頭安靜地矗立,無法言說卻有著鮮活的生命感,令人動情動心。
圖畫中豐富的內容與情感表達,稚拙的線條、夸張的造型和明艷的色彩,不同人物表情的細微刻畫,富有喜劇感的細節,都會使讀者在細細的品讀中體驗到閱讀的愉快。
這本圖畫書蘊含著親情與愛的主題,對于不同年齡層次的讀者,它的內容可以有些多方面的理解,比如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親人之間的情感,堅定的信念,困境中的堅守與堅持,珍惜當下的擁有等,都可以成為討論的方向和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