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乏規則意識的原因
為了可以讓孩子得到更好地發展,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制定一些規則來讓他們遵守,但是實施下來之后,有些家長就會發現,孩子的規則意識太差,很難執行下去。對于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先弄清楚背后的原因,然后再針對性的解決問題。
孩子缺乏規則意識的原因
1、規矩不一致,孩子有機可乘現在的很多家庭,爺爺奶奶輩的老人都會幫著帶孩子,所以對于孩子來說,他感受到的可能是兩種標準的規矩。比如爸爸媽媽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爺爺奶奶可能會替孩子求情,甚至私下里還會幫著孩子破壞定好的規矩。
雖說“隔輩親”的情況客觀存在,但這種做法卻是最要不得的。給孩子立規矩,家長的態度首先要達成一致。否則,孩子很快會找到“空子”,因為有人撐腰,而變得不明是非、不講道理,這種壞毛病一旦養成,再想糾正就會非常費力。
2、大人破壞規矩,孩子無所適從工作繁忙的家長,時常會因為沒時間陪伴孩子而心懷內疚。正因如此,有時孩子提出了過分的要求,家長也會抱著彌補的心情去滿足。
長此以往,孩子也就不會再把所謂的規矩當回事了。在孩子的教育中,如果是立下的規矩,那么無論時間、地點、場合,都要去遵守。如果意識到自己陪伴孩子比較少,應當在陪伴上多花時間,而不是用妥協換取孩子的好感。
3、制定規則時,沒有充分考慮“例外”。計劃不如變化快,生活處處是例外。當家長在給孩子制定8點前完成家庭作業的規則時,有沒有考慮例外情況的發生?比如,某一天家庭作業量比平時多,某一天孩子參加了同學的生日party……
如果規則太簡單,沒有考慮例外,在執行過程中,家長就經常進退兩難:不妥協吧,不合情理;妥協吧,打破了原則,失去了威性。所以,要避免這些情況,在規則制定時,例外也要成為規則的一部分。
家長該如何引導孩子樹立規則意識呢?
父母一定要有底線。日常生活中肯定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孩子為了買玩具大哭大鬧,帶孩子離開游樂場的路上孩子哭鬧不停非要再去玩一會,等等孩子哭鬧父母就心軟又去滿足孩子的要求,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父母的立場不堅定,反而助長了孩子的這種行為,孩子會變得更加沒有規則意識!
共同制定規則。孩子是獨立個體的人,他們有自由的意志,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太強勢,凡事要按家長畫好的框架來,對孩子的自由意志剝奪得就越徹底。規則是教養而不是禁止,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共同制定一份規則,讓他產生認同感,那他更樂意去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