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相如是什么朝代的
司馬相如是西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祖籍蜀郡成都,年少時喜歡讀書、擊劍,父母給他起名“犬子”,學業有成后,因仰慕戰國時名相藺相如的為人,于是改名為“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是什么朝代的
1、西漢時期著名辭賦家。
2、司馬相如少年時好讀書,學擊劍,音樂也有很深的造詣。景帝時,他為武騎常侍,因景帝不好辭賦,便稱病去職。后司馬相如游學于梁王屬地,成為梁孝王的文學侍從,作《子虛賦》。
3、梁孝王死后,司馬相如回到成都老家,家貧無以自業,依附故友、臨邛縣令王吉,認識巨富卓王孫之女卓文君。此后他因文才被漢武帝賞識封為郎官,期間他去巴蜀向百姓宣喻,寫下《喻巴蜀檄文》。
4、之后封為中郎將,出使巴蜀一帶,為漢武帝安撫西南地區少數民族,寫下《難蜀父老》。司馬相如后因被人上告收受賄賂而免官,一年后被再次啟用,仍擔任郎官,后拜為孝文園令。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 ,司馬相如因病去世,享年62歲,留下遺作《封禪書》。
司馬相如的作品
1、《子虛賦》
《子虛賦》是司馬相如的代表作之一,以子虛和烏有先生為假托人物,設為問答,鋪陳了諸侯王打獵的奢華場面,以此反映了當時的現實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該賦既歌頌了統一大帝國的形象,又對統治者有所諷諫,開創了漢代大賦的一個基本主題。
司馬相如在梁地期間,還發生了與卓文君私奔的故事。卓文君是臨邛富豪卓王孫的女兒,對司馬相如的才華和風采傾心不已。司馬相如也對卓文君懷有愛慕之情。
兩人在一次宴會上相見,并借助琴曲《鳳求凰》傳達了心意。后來兩人私奔到成都,遭到卓王孫的追殺和斷絕親情。卓王孫后來轉變態度,給予兩人財物和僮仆,夫婦歸成都,買田宅為富人。
2、《上林賦》
《上林賦》是《子虛賦》的姊妹篇,是漢賦大家司馬相如的代表作品。作品描繪了上林苑宏大的規模,進而描寫天子率眾臣在上林狩獵的場面。作者在賦中傾注了昂揚的氣勢,構造了具有恢宏巨麗之美的文學意象。此賦是表現盛世王朝氣象的第一篇鴻文。
司馬相如的創作特點
1、追求完滿的創作心理,結構宏偉,富麗堂皇。以《天子游獵賦》(即子虛上林賦)為例,這篇賦篇幅巨大,內容豐富,山川草木走獸宮殿君臣,無物不包,描寫詳盡,寫奔騰流水,辭藻華麗。完美體現出了司馬相如追求形式大,內容全,描寫盡,氣勢放,藝術美的創作心理。
2、用彌散類推的思維方式,講究場面開闊,層次分明。仍以《天子游獵賦》為例,無處不彌散 , 無處不類推,從山寫到土,從土寫到石,時間與空間結合,逐層詳細描寫,并列鋪排,最終形成一副極其廣闊復雜卻又保持和諧統一的藝術畫面。由內及外、由上及下、由遠及近,氣氛熱烈而歡娛。
3、以娛人為主要目標,在文章的字形排列上給閱讀者帶來強烈的視覺刺激。從《天子游獵賦》到《大人賦》,都是為了取悅天子漢武帝而寫,其中雖有諷諫之言,娛樂之意更大。《大人賦》中將天子的志得意滿之狀 , 神游虛無之態 ,描繪得活靈活現,《天子游獵賦》以宮殿苑獵、山水物品為主要描摹對象,文字排列幾十個山字頭,幾十個水字邊等等,極富氣勢。
4、散文常用賓主答問形式及排偶句調,具有辭賦風格。例如司馬相如的《難蜀父老》,其中假托蜀父老非難通西南夷,用來引出司馬相如自己的主張,闡明“通西南夷”的重大意義。其思想傾向與《天子游獵賦》賦有一致之處,足以互相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