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的代表作
秦觀是宋代時期著名的文學家,他是婉約派的重要代表人,被稱為婉約派一代詞宗。秦觀位列蘇門四學士之一,他在宋代文壇上地位極高,且有很大的影響。秦觀的代表作有《鵲橋仙》、《青玉案·元夕》等。
秦觀的代表作
從歷史資料來看,秦觀的十首代表作包括:
《青玉案·元夕》、《滿庭芳·春景》、《浪淘沙·北戴河》、《釵頭鳳·世情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聲聲慢·尋尋覓覓》、《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鵲橋仙·纖云弄巧》、《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和《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
這十首詩詞作品在形式和內容上都各具特色,展現了秦觀卓越的文學才華。從現實情況來看,秦觀的這十首代表作也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和認可。
無論是在學校教育中,還是在社會各界,這十首詩詞都被作為經典作品進行傳頌。許多人通過閱讀和欣賞這些詩詞,感受到了秦觀的才情和情感,從而對傳統文化產生了更加濃厚的興趣。
秦觀的個人資料
秦觀(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一字太虛,別號邗溝居士,高郵軍武寧鄉左廂里(今江蘇省高郵市三垛鎮少游村)人。妻子為徐文美。北宋婉約派詞人,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學者稱為淮海居士。
元豐八年,考中進士,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成為蘇軾的弟子,列為“蘇門四學士”、“蘇門六君子”之一。作為北宋文學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一生仕途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
長于議論,文麗思深,兼有詩、詞、文賦和書法多方面的藝術才能,尤以婉約之詞馳名于世。著作有《淮海詞》三卷100多首,宋詩十四卷430多首,散文三十卷共250多篇,詩文相加,其篇幅遠遠超過詞若干倍。著有《淮海集》40卷、《勸善錄》、《逆旅集》等。
元符三年(1100年),復命為宣德郎,放還橫州,卒于藤州(今廣西藤縣)。
秦觀的策論有什么特點
秦少游的策論立論高遠、說理透徹、章法嚴謹、文筆犀利,有一種特有的藝術張力,“辭華而氣古,事備而意高”。
1.緊扣現實,不尚空談
秦少游的策論共有50篇,其中進策30篇,進論20篇。認真分析這些策論的內容就可以發現,這些文章大都能緊扣當時的社會現實,較少作書生之空談。
這一方面與當時制科之文的要求有關,一方面也與其業師蘇東坡的鼓勵與點撥有關。蘇東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創作的成就頗高,他的鼓勵與點撥當然是經驗之談。
2.引古證今,說理透徹
策論是古代的一種特有文體,相當于現代的政論文,是臣向君提出的有關國事、朝政的意見和建議。它的閱讀對象主要是帝王,因而在寫作上不能長篇大論地泛泛而談,篇幅要短,立論要明,論據要足,說理要透。
既要注意一事一議、深入淺出,更要注意言而有理,言而有據,言而有序。統觀秦少游所寫的策論,基本上達到了以上幾點要求,特別在引古證今、說理透徹方面更是無懈可擊。
3.結構嚴密、章法井然
熙寧四年,宋神宗采納王安石的建議,改革科舉法,“罷詩賦及明經諸科,專以經義、論策試士”。為了應舉,秦少游在策論的寫作上下了不少功夫,他對策論寫作的重視甚至超過詩詞賦。
他曾說“作賦何用好文章,只以智巧饤饾為偶儷而已。若論為文,非可同日語也。”正因為如此,秦少游的策論無論長短都非常注意謀篇布局,注意結構和章法的變化。
4.鋪陳排比,氣足神完
先秦諸子百家的散文和后來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大都講究運用“整句”鋪陳排比,讓人讀起來感到有一股氣勢撲面而來,很有震撼力。
秦少游在飽讀大量經典散文的過程中,對散文中如何運用鋪陳排比心領神會,加之他青少年時也寫過《浮山堰賦》、《黃樓賦》、《湯泉賦》、《郭子儀單騎見虜賦》、《和淵明歸去來辭》等作品。
特別是為紀念蘇東坡在徐州抗洪成功所寫的《黃樓賦》就很得蘇東坡的賞識,認為這篇賦“雄辭雜今古,中有屈宋姿”。他把賦中運用得駕輕就熟的鋪陳排比又運用到策論中來,就使文章更加氣足神完。
綜上所述,秦觀的策論風格完全可以用“辭華而氣古,事備而意高”來一言以概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