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大意失荊州的故事
關羽大意失荊州是發(fā)生在三國時期的事件,這個事件確實是關羽的責任。而關羽大意失荊州,這里的荊州據(jù)《漢書·地理志下》記載,范圍相當于湖南、湖北兩省和河南南部的全境,也就是說關羽大意失去的,其實是半壁江山。
關羽大意失荊州的故事
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在我國堪稱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這部小說里描繪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其中,“關羽大意失荊州”就是非常有名的一篇。
講的是東吳都督呂蒙以年輕的陸遜代替自己為都督,從而令驕傲的關羽輕敵大意,放松了對東吳的警惕,結(jié)果被呂蒙白衣渡江,一舉奇襲占領了荊州,最后導致關羽全軍覆沒,麥城被俘,飲恨而亡。
也正以為《三國演義》及眾多說書人、戲曲的渲染,“大意失荊州”就成了一個讓廣大國人耳熟能詳?shù)脑~匯,用來形容因輕敵大意造成的重大失敗。
關羽對荊州失守的深層責任
關羽在荊州失守的時候,主要是在襄樊前線,與曹軍進行著爭奪。但是,他的荊州丟失得過于容易,也讓人不由得要有所疑問。這是因為,沿江的烽火臺可以說是疏于防范,被東吳襲取,但是那兩座軍事重鎮(zhèn)公安與江陵的丟失,不能不讓人們感到疑惑。
說關羽大意失荊州是有些冤枉的。這是因為東吳與蜀漢的戰(zhàn)略意圖是沖突的。正由于這個原因,東吳與蜀漢的沖突終究要爆發(fā)。這是不由關羽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不管是誰鎮(zhèn)守荊州,東吳都是要對荊州下手的。
這是因為公安是劉備經(jīng)營多年的軍事重鎮(zhèn),它的名字都是來自劉備的名字左將軍。而江陵更是關羽經(jīng)營多年的重鎮(zhèn),在后來曹魏軍進攻的時候,東吳軍隊依托江陵的防御措施,讓曹魏軍隊寸步難行。
這樣嚴密設防的重鎮(zhèn)的失陷,都是因為主將的投降。公安的守將傅士仁與江陵的守將糜芳,都是毫無抵抗的就對東吳獻城投降。這是因為關羽平時對待兩人是否能輕視,讓兩人都產(chǎn)生了二心。當東吳的大軍兵臨城下的時候,兩人為了自己的性命,很輕易的投降了東吳。
尤其是糜芳的投降,讓江陵城中的關羽部下的家眷都落入了東吳之手。這使得關羽率領軍隊南下爭奪荊州的時候,自己的大軍離散。關羽迫不得已,只得走保麥城。后來關羽在逃亡西川的時候,被吳軍的伏兵擒殺。
但是,關羽對荊州的失守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這是因為他被陸遜的信件所迷惑,放松了自己的警惕,給東吳造成了可乘之機。同時也因為關羽的疏忽大意,使得他的部下對東吳襲擊的準備不足。
關羽大意失荊州后曹操什么反應
關羽大意失荊州趕回之時,卻陷入了東吳的包圍之中,最終敗走麥城,一代名將就此隕落。
關羽去世后,東吳為了挑撥曹魏與蜀漢的關系,特意將關羽的梟首獻給曹操,曹操看到關羽的尸首,當即大聲痛哭,傷感道:“云長兄,你錯就錯在跟錯了主公,當年若是跟隨于我,何至于此!”
這句話傳到劉備耳中,他不禁感到無地自容,畢竟關羽雖是因為大意才失了荊州,但這其中與劉備有很大關系。
要知道在關羽鎮(zhèn)守荊州的數(shù)十年間,曾與周瑜,魯肅,呂蒙等人斗智斗勇,而這些人無一不是江東的英年才俊,關羽戰(zhàn)死時大概快60歲了,當時的他無論是武功還是智謀都大不如前,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夠堅守荊州已是十分不易了,而劉備卻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接班人去替代關羽。
還有一點,當時關羽敗走麥城,曾向劉封與孟達求救,然而這兩人卻因不合拒不發(fā)兵,最終導致了悲劇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