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什么朝代的人
在古代有很多有名的“組合”,比如“李杜”“初唐四杰”“竹林七賢”“唐宋八大家”等,還有一個“建安七子”,孔融就是屬于這個“組合”里面的人。
孔融什么朝代的人
孔融是東漢末期的人。
大家都知道,東漢末期,由于黃巾起義,導致了著名的三國動亂時期的開啟。
在黃巾起義后,東漢朝廷無力平定黃巾起義,便下令各地的諸侯刺史自己招兵買馬,評定黃巾叛亂。
于是乎,這些諸侯刺史各自招兵買馬,拼命擴充自己的實力。
當時,孔融占據北海。他同樣的不甘落后,招兵買馬。三國時期的東吳名將太史慈,就是當時孔融的部下。還有在虎牢關被呂布剁了一條胳膊的武安國,同樣都是孔融的部下。
雖然說是三國時期。但三國時期從歷史角度來看,還是屬于東漢王朝。所以,孔融是東漢末期的人物。
三國時期有孔融嗎
三國有孔融。
1、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學淵源,為孔子的二十世孫、太山都尉孔宙之子。
2、孔融少有異才,勤奮好學,與平原陶丘洪、陳留邊讓并稱。漢獻帝即位后,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時稱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學校,舉賢才,表儒術,后兼領青州刺史。
建安元年(196年),袁譚攻北海,孔融與其激戰數月,最終敗逃山東。不久,被朝廷征為將作大匠,遷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賓客,喜抨議時政,言辭激烈,后因觸怒曹操而被殺。
3、孔融能詩善文,曹丕稱其文“揚(揚雄)、班(班固)儔也。”其散文鋒利簡潔,六言詩反映了漢末動亂的現實。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張溥輯有《孔北海集》。
孔融是哪個古代組合中的一員
孔融是建安七子之一,其他六人是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玚、劉楨。孔融是建安七子之首。曹丕在《典論·論文》里稱贊他們:斯七子者,于學無所遺,于辭無所假,咸以自騁驥騄于千里,仰齊足而并馳。
在三國時期,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與建安七子是文學成就的代表人物。曹丕對這些人非常看重,常常與建安七子“行則連輿,止則接席”。
孔融是建安七子中走的最早的一位,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家學淵源深厚,在詩詞方面,他不如七子中的王粲,孔融長于奏議散文,作品體氣高妙。他在政績方面還是比較突出的。
漢獻帝即位后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時稱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學校,舉賢才,表儒術,經劉備表薦兼領青州刺史。孔融為人耿直,喜歡評議時政,言辭激烈,因此惹惱了曹操。現存作品只有散文和詩。散文如《薦禰衡表》、《與曹公論盛孝章書》、《與曹操論禁酒書》《雜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