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是哪國人
勃拉姆斯最具代表性的有四部交響曲、兩部《鋼琴協奏曲》、一部《小提琴協奏曲》、一部《小提琴、大提琴二重協奏曲)、幾首管弦樂序曲、二十多首匈牙利舞曲以及《德意志安魂曲》和許多室內樂等勃拉姆斯的音樂具有深刻的思想性,風格也較為莊重嚴肅。
勃拉姆斯是哪國人
德國浪漫主義時期作曲家。1833年5月17日,勃拉姆斯出生在德國漢堡的一個音樂家庭,早年師從鋼琴家科澤爾和漢堡著名音樂大師馬科斯仁。迫于生計,13歲便開始在各個娛樂場所演奏,并在這一時期創作了150多首沙龍音樂作品,其中包括多種舞曲、進行曲和管弦樂曲改編曲等。
勃拉姆斯和匈牙利小提琴家雷門伊一起進行了一場巡回演出。在此期間,他結識了小提琴家約阿希姆,在他的引薦下,勃拉姆斯拜訪了著名音樂家舒曼,受到了舒曼的賞識和支持。
此后,勃拉姆斯在音樂舞臺上擔任合唱指揮,他的第一部管弦樂作品《d小調鋼琴協奏曲》于1859年在漢諾威和萊比錫首演。
勃拉姆斯比較出名的曲子是哪首
勃拉姆斯最著名的作品是《德意志安魂曲》,這是他最著名的聲樂作品之一。這首曲目融合了合唱、獨唱與管弦樂的元素,展現了作曲家對永恒存在的思考。
這首曲目共有七個樂章,通過融合不同音樂形式,勃拉姆斯表達了他對永恒存在的不同看法。這首曲目的創作過程中,勃拉姆斯的親友相繼離世,他感到了恐懼,于是他轉向了對人的終級意義的思考。《德意志安魂曲》之后,作曲家在《搖籃曲》中呈現了這兩個方面的特點。
勃拉姆斯的創作高峰
隨著影響力不斷的擴大,勃拉姆斯逐漸成為了歐洲音樂領袖之一。歐洲的古典音樂家們漸漸分成了兩大陣營,一邊是以勃拉姆斯為首的“保守派”,另一邊是以李斯特、瓦格納為首的“激進派”。
雙方因音樂理念的分歧而產生爭論,在誰有資格繼承貝多芬的衣缽、誰能代表音樂的發展方向等問題上發生激烈碰撞,1860年,勃拉姆斯和約阿希姆等人在《柏林回聲》雜志上發表宣言,公開評判以李斯特、瓦格納為首的“激進派”。
19世紀50年代末期,勃拉姆斯重回漢堡開始在一個女子合唱團中擔任指揮。在這一時期,他的第一部管弦樂作品《d小調鋼琴協奏曲》于1859年在萊比錫首演,他的其他管弦樂作品還有《D大調第一號小夜曲》《d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等。
1862年,勃拉姆斯定居維也納,擔任維也納樂友協會藝術總監并改組了管弦樂團。他創作并親自指揮了《勝利之歌合唱與樂隊》《女中音狂想曲》《命運之歌》及《德意志安魂曲》這些著名的大型聲樂演出。其中,《德意志安魂曲》是勃拉姆斯用以紀念去世的母親而創作的,該作品在1870年左右獲得了觀眾的廣泛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