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厭學是如何開始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孩子厭學問題越來越常見了,那么,孩子厭學是怎么開始的呢?孩子厭學有哪些表現?家長應該怎么幫助孩子解決呢?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大致總結了一下,供家長參考。
孩子的厭學是如何開始的
1、從父母的焦慮開始。進入小學,孩子成長的比拼正式拉開大幕,起跑線的高低之爭讓父母們不得不盡責盡力:每晚盯著孩子的功課,對開小差、寫錯字、算錯題這些行為立即糾錯指正,布置額外的課外練習,嚴格控制孩子玩的時間,對各種課外輔導班格外熱衷,和學習相關的道理經常灌輸,孩子的成績和表現儼然成為了父母情緒的晴雨表。
父母們的高焦慮和高期待轉化成對孩子們的高壓、高控,深怕自己晚行動,孩子就要落后,而這種彌漫性地焦慮也在很大程度上傳遞給了我們的孩子,讓孩子們把學習和痛苦聯系在一起,日積月累后,也許孩子就會以厭學、拒學作為對學習無奈而沉重的回應。
2、從孩子否定自己開始。越來越多的孩子在對學業成就和未來成功過渡關注的社會大背景下紛紛倒下。孩子們感受到學習的過程痛苦而無趣,父母們的傾力安排讓孩子們失去了對自己的掌控感。
孩子們感受到哪怕自己已經很努力了、成績考得已經很好了,父母們卻依然不滿意,學習結果帶來的總是挫敗感和自責感,似乎只有100分、前3名才能讓父母們喜笑顏開,孩子們越來越體會不到學習所帶來的成就感。
3、從家庭缺失愛開始。有這樣一個家庭:爸爸和媽媽長期感情不和,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更是存在很大分歧,經常當著孩子的面不加控制地爭吵,孩子有時因為害怕而大聲哭泣,可正在氣頭上的父母卻因為心煩而對孩子大發脾氣,呵斥孩子,讓孩子變得更加恐懼。
有時候為了讓自己想法在家里得到實施,父母中的一方或雙方又都來討好孩子,或是在孩子面前詆毀另一方。在這樣忽冷忽熱近似分裂的環境里,這個孩子到了小學以后,根本無心學習,成績倒數,個性膽小懦弱,害怕人際交往。
后來,父母覺得孩子問題越來越嚴重才來咨詢,可就算在咨詢中,他們還再互相指責謾罵,都沒有意識到就是他們共同營造的可怕的家庭氛圍害了這個孩子。
家長如何對待厭學的孩子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首先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可以和孩子深聊一下他的夢想,把學習和夢想掛鉤,讓孩子認識到學習的意義,可以開拓自己的眼界,讓自己離夢想更進一步
2、磨刀不誤砍柴工。很多孩子不注意勞逸結合,一直在學習狀態,到了疲倦的狀態,就會影響學習的效率,讓孩子對學習產生了厭惡心理,所以適當的休息是非常有必要的。學習累了就可以放松一下,適當的休息可以讓孩子恢復精力,學習的效率也會事半功倍。
3、勤能補拙。很多孩子不喜歡學習,是因為跟不上老師的上課進度,因為知識都是有銜接的,進階式的提高難度,有時候孩子的一個知識點沒有弄透,就會步步落后。所以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及時查找知識的漏洞,課下的時候,幫助孩子及時解決,孩子解決了難題,成就感會激勵孩子繼續前行。
孩子厭學的表現
孩子會開始有些言語和行為上的“不想上學”征兆。他們好像感到只有離開學習才能達到心理平衡。他們一般很少把精力放在學習活動之中,一般不愿做作業,不認真聽講,經常違反課堂紀律,時常遲到、早退、曠課、逃學,有的干脆棄學出走或輟學。對老師、家長提出的學習要求,常故意抵觸對立。
孩子的性格和脾氣會很不穩定,孩子會迷戀上電子產品或者小說等等。他們會把自己封閉起來,變得越來越懶散,越來越自私,動不動就發脾氣等等。
學習動力缺乏會使注意渙散、興趣轉移,易受各種內外因素的干擾,因而對學習以外的事反而興致勃勃,不惜花時間,常常喧賓奪主、主次顛倒,這也是厭學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