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提出的四書
朱熹是我國南宋時期的哲學家,教育家、詩人、理學家、思想家。朱熹,號晦庵,字元晦,又字仲晦,晚稱晦翁。朱熹是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失意,是紫孔子、孟子之后最杰出的儒學大師。
朱熹提出的四書
《四書集注》包括《大學章句》、《中庸章句》、《論語集注》和《孟子集注》,是朱熹一生用力最勤的著作。錢穆先生稱四書學乃朱熹全部學術之中心或其結穴,可見在朱熹的學術體系中,四書學所占分量之重。
朱熹將四書視作一個整體,其間的聯系甚是緊密。依朱熹言,人之所以為人、人不能不學的道理,以及正確的學習次序,都可以在四書中找到答案。
他多次強調讀四書的次序,先看《大學》,次《論語》、《孟子》,次《中庸》。如果在四書上真正下功夫,涵泳于字字句句,再聯系自身看透徹,將一生受用不盡。
對于四書各自的特點及其整體聯系,朱熹闡述精妙。
在《朱子讀書法》中,朱熹談道:《大學》,是先圣先賢流布萬世、施行教化的至高經典,它面向全體天下后世人而講;《論語》、《孟子》,為一時、一事而闡發道理,記錄著隨機變化、具體討論問題的觀點;至于《中庸》,是儒家傳授的至高思想,后世學人恐不能輕易領悟。
朱熹認為,《大學》貴在提挈綱領,如果沒有對于《大學》綱領的總體把握,將很難理解《論語》、《孟子》的精微要妙;如果不學習《論語》、《孟子》,做不到融會貫通,將無法理解《中庸》的歸旨意趣。
如果達不到《中庸》高度,又如何能立定天人之際的大本大經,進而參論天下大事呢。
所以,要從整個上認識四書、理解四書、領悟四書。通過《大學》,提挈綱領地學習垂世立教之大典;通過融會貫通《論語》、《孟子》,理解應機接物之精微;接下來,體悟《中庸》的高度,立定根本,籌謀大業。
因此,依朱熹言,讀四書,不能泛泛而看,須“循環不住溫習,令其爛熟”。
朱熹是什么朝代的
朱熹是南宋朝代的。
南宋(1127-1279年),中國歷史上的`由漢族建立的南方正統王朝,北宋覆亡后,趙構定都于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稱帝,延續宋統,國號“宋”,史稱南宋,與北宋都是宋朝的一部分,共傳七世九帝,享國一百五十二年。所以朱熹是南宋的。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
朱熹的個人著作
朱子現存著作共25種,600余卷,總字數在2000萬字左右。
主要有《周易本義》、《啟蒙》、《蓍卦考誤》、《詩集傳》、《大學中庸章句》、《四書或問》、《論語集注》、《孟子集注》、《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西銘解》、《楚辭集注辨正》、《韓文考異》。
另有《參同契考異》、《中庸輯略》、《孝經刊誤》、《小學書》、《通鑒綱目》、《宋名臣言行錄》、《家禮》、《近思錄》、《河南程氏遺書》、《伊洛淵源錄》等。
《文集》一百卷,《續集》十一卷,《別集》十卷,閡人輯錄的《朱子語類》一百四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