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
岳飛生于河南省湯陰縣岳家莊,也是窮苦出身,“精忠報國”正是母親對兒子的希望,她把這四個字刺在了岳飛的背上,讓他永遠記著這一誓言。岳飛也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成為上陣殺敵的大英雄。
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
八百多年以前,河南省湯陰縣岳家莊的一戶農民家里,生了一個小男孩。他的父母想:
給孩子起個什么名字好呢?就在這時,一群大雁從天空而過,父母高興地說:“好,就叫岳飛。愿吾兒像這群大雁,飛得又高又遠。”這名字就定下來了。
岳飛出生不久,黃河決口,滾滾的黃河水把岳家沖得一貧如洗,生活十分艱難。岳飛雖然從小家境貧寒,食不果腹,但他受母親的嚴教,性格倔強,為人剛直。
一次,岳飛有幾個結拜兄弟,因為沒有飯吃,要去攔路搶劫,他們來約岳飛。岳飛想到母親平時的教導,沒有答應,并且勸他們說:“攔路搶劫,謀財害命的事兒,萬萬不能干!”眾兄弟再三勸說,岳飛也沒動心。岳母從外面回來,岳飛一五一十地把情況告訴了母親,母親高興地說:“孩子,你做得對,人窮志不窮,咱不能做那些傷天害理的事!”
岳飛十五六歲時,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當權者腐敗無能,節節敗退,國家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一天,岳母把岳飛叫到跟前,說:“現在國難當頭,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線殺敵,精忠報國!”
岳母聽了兒子的回答,十分滿意,“精忠報國”正是母親對兒子的希望。她決定把這四個字刺在兒子的背上,讓他永遠記著這一誓言。岳飛解開上衣,請母親下針。岳母問:“你怕痛嗎?”岳飛說:“小小鋼針算不了什么,如果連針都怕,怎么去前線打仗!”岳母先在岳飛背上寫了字,然后用繡花針刺了起來。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從此,“精忠報國”四個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飛的后背上。
后來,岳飛以“精忠報國”為座右銘,奔赴前線,英勇殺敵,立下赫赫戰功,成為一名抗金名將。
正如他的詩中所講: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架長車,踏破賀蘭山闕!狀士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關于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有哪些
岳飛從小就是一名充滿熱血的男兒,他希望自己能夠報效祖國,果然在少年時期,其他異族人侵略大宋,岳飛這個時候馬上要求投身于軍中,她的母親和父親也明白他的心思,并沒有說什么話,只是他的母親在岳飛投身軍中臨走的時候在岳飛的背上刻上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
字是直接刻在肉里的,這樣一輩子都無法消失了。于是就這樣岳飛來到了軍中。
岳飛一直沒有忘記自己是來干什么的,所以他就在軍中勤奮好學并且一心報國,最終在戰場上他終于獲得了賞識被提升為小隊長,慢慢的他的官職越來越大,成為了一名統軍的將領,而這個時候朝廷開始出現了向敵人求和的意向,然而這個時候岳飛正在前線殺敵,勝利在望,奸臣秦檜利用手中的職權召回岳飛。
岳飛看著目前大好的形勢,他向朝廷上書,立下了軍令狀,希望朝廷再給他時間,他可以把敵人趕出國土,可是朝廷一心求和,岳飛無奈至極,其實朝廷已經和敵人談好了,只要大宋殺掉岳飛,那么談和的事宜就可以談了。朝廷竟然幫著外人殺害自己的將領。
岳飛思考一番,最終還是聽朝廷的命令。“班師回朝”。身邊的人勸他,事到如今,不如自己反了,聽從朝廷的命令就是死,可是岳飛深知自己背上的幾個字的含義,最終還是放棄了勝利在握的戰場回到了朝廷。
到了朝廷,岳飛把自己的想法和朝廷說了,然而換來的卻是莫須有的罪名,最終被朝廷殺害。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流傳至今。
岳飛的報國事跡簡述
岳飛,南宋著名軍事家、偉大的民族英雄。死后20年,高宗禪位,孝宗為他平反,追封為鄂王。被后世稱為南宋“中興四將”( 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之首。
岳飛背上刻著四個字:精忠報國,傳說當初是岳飛母親親手刺在岳飛背上,想讓他記住國家仇恨,立志報效祖國。
岳飛小的時候曾經拜周侗為師學習武藝,并且喜歡看《左氏春秋》、《孫子兵法》,對這兩部兵法研究非常深入,這為以后岳家軍在戰場上不斷取得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岳飛年輕的時候,正值金國大規模入侵宋朝之時,深受民族壓迫的漢族,“仇怨金國,深入骨髓”,于是岳飛毅然投軍抗金。
岳飛卓越的軍事才能很快便在戰斗中嶄露頭角,成為人盡皆知的名將。
從12世紀20年代起,黃河南北、兩淮之間,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金民族戰爭。
岳飛和抗金名將宗澤、韓世忠等一道共同站在抗金斗爭的最前線,憑借其卓越的領兵打仗能力給金兵造成了巨大損失,為百姓所稱贊。
靖康元年十二月,康王趙構接到宋欽宗的蠟書,就任為河北兵馬大元帥。元帥府下編前、后、中、左、右五軍,其中前軍統制為劉浩,當時岳飛在劉浩軍下聽令。
按宋欽宗蠟書的命令,康王元帥府的任務是火速趕往東京汴梁,解京師之圍。
在岳飛奉命帶領300鐵騎,前往偵察任務途中,岳飛的部隊與金軍相遇,在岳飛的指揮下宋軍大敗金兵。
不久之后,劉浩引大部隊前來,金軍全線敗退。
靖康二年四月,金國滅掉北宋并且擄走了當時擔任皇帝的徽宗趙佶、欽宗趙桓及皇家宗室。五月,趙構在南京繼位,號稱宋高宗,史稱南宋。趙構繼位初期,主張收復失地,啟用了大批主戰將領,其中就有岳飛。
岳飛堅決反對議和,主張抗戰到底,并上書建議宋高宗趁金兵收兵之時攻擊金兵。
建炎元年九月,張所命岳飛加入王彥部,北上抗金。
岳飛作戰有勇有謀,數敗金兵,聲威大振。
之后岳飛知道自己與劉豫有隙,所以便轉為跟隨宗澤抗金,并且官復原職。
紹興九年,岳飛在鄂州得知宋金和議將達成,立即上書表示反對,并直接抨擊了相國秦檜用心不良的投降活動,因此遭到了秦檜的痛恨。
和議達成后,高宗趙構下令大赦,對文武大臣大加爵賞。可是,詔書下了三次,岳飛都加以拒絕,不接受爵賞和封賜。
紹興十年,金國撕毀和議,開始大舉進攻宋朝。宋朝派出韓世忠、張俊、岳飛等出師迎擊。
很快,宋軍在東、西兩線均取得對金大勝,失地相繼收回。
岳飛統率的部隊被稱為“岳家軍”, 岳家軍將士個個具有“守死無去”的戰斗作風,再強的敵人也不能使岳家軍陣容動搖。
岳家軍進入中原后,受到中原人民的熱烈歡迎。
同年七月,岳飛親率一支輕騎駐守河南郾城,和金軍1500精騎發生激戰并且獲得大勝。
岳飛這次北伐中原,一口氣收復了潁昌、蔡州、陳州、鄭州、河南府、汝州等十余座州郡,中原流失之地幾乎全被岳家軍所收復,并且消滅了金軍有生力量,金軍軍心動搖,連夜從開封撤逃。
就在抗金戰爭取得輝煌勝利的時刻,朝廷連下十二道金牌,急令岳飛“措置班師”。
在班師和喪師的不利形勢下,岳飛明知這是權臣用事的亂命,但為了保存抗金實力,還是忍痛班師,回到臨安。
剛到臨安的岳飛,便遭到秦檜、張俊等人的陷害。
紹興十一年,岳飛以“謀反”的身份被關進臨安大理寺。
紹興十一年,秦檜以“其事莫須有”(難道沒有這樣的事嗎)的罪名將岳飛治罪,在臨安大理寺獄中被獄卒拉肋(即猛擊胸肋)而死。但是在民間的傳說中,關于岳飛之死另有兩種版本,分別是岳飛被“賜毒酒”而死和被吊死,時年39歲。
岳飛被誣害后,金國人舉國喝酒慶祝,而宋朝的有志之士無不痛心疾首。岳飛作為宋代抗金英雄,其精忠報國的精神深受人民的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