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不聽話不寫作業怎么辦
家庭作業是孩子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習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生活中,很多孩子提起家庭作業就頭疼,他們往往一到寫作業時間就頭疼,或者寫作業磨磨蹭蹭,嚴重挑戰家長的耐心。
小孩不聽話不寫作業怎么辦
理解小孩子的心理。很多時候,小孩子不愿意做作業或聽話,并不一定是故意抵觸,更多的是因為他們對任務或要求存在理解上的障礙。因此,我們要和孩子進行溝通,嘗試理解他們的想法和糾結之處。
不要放棄指導孩子作業,不要認為孩子不做作業就是不思進取或者不務正業,或者前途無望。孩子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一路都需要家長的陪伴才能走好。
孩子限定較寬裕的作業完成時間。家長要根據題目量和題目難度,合理給孩子限定完成作業的時限。這樣有助于孩子養成良好學習的習慣。
適當給孩子施加一定的壓力。當孩子表現不佳時,我們可以通過設定規則和限制,讓他們感受到一定的壓力和責任,從而促進他們更好地行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過多的壓力會讓孩子感到壓抑和疲憊,甚至適得其反。
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和特長,并在這些領域給予他們更多鼓勵和支持。這樣一來,孩子將會更樂意進行相關的活動和任務,并因此產生更多的興趣和動力。
孩子寫作業磨磨蹭蹭是什么心理
1、條理性差,做題沒順序。孩子做作業時沒有條理,這會極大影響孩子做作業的效率。如果有幾門學科的作業,孩子還沒做完語文題,就轉而去做數學題、英語題。或者文具沒有分類放好,一會找筆,一會找尺子,一會找橡皮擦,忙活大半天。
2、太追求完美,喜歡涂改。有些孩子對作業要求非常高,書寫出現一點瑕疵,就要重新擦掉再寫。擦的力氣太大,把紙弄破后,又覺得不好看,把紙撕掉重寫。直到滿意為止。
3、學習基礎差,對學習沒興趣。孩子對學習沒興趣,很有可能是基礎薄弱,對知識消化能力不夠。學習跟不上,不會做,沒有學習成就感。如果孩子總在學習上受打擊,作業怎么也做不會,那對學習肯定是沒有興趣的。
4、壓力過大。家長或老師對作業要求過高,讓孩子感到焦慮,選擇拖延來緩解壓力。
5、渴望獲得關注和陪伴。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父母的注意力常常被各種電子設備和工作事務分散。孩子們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注,而"磨蹭"恰恰成為了他們吸引注意力的一種方式。
孩子不想上學有哪些體現
1、學習態度差
假如孩子之前學習態度很規則,現在卻越來越差,家長就要留意了。比方有的孩子之前回到家就學習,現在回到家不做作業,開始打游戲,有的孩子則是在講堂上交頭接耳,常常開小差,還有的孩子寫作業拖拉,能一個小時完結的作業,常常拖到四、五個小時才做完,當孩子出現這幾種情況,就說明孩子已經有厭學心境了。
2、總是說自己學不會
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挫折時,會覺得自己什么都學不會,出現自卑的心思,也不會反思自己的學習辦法和態度。家長在面對孩子這種情況時,要多去開導孩子,協助孩子處理學習上的困難,康復孩子的學習自信心,這樣能改進14歲孩子不上學的情況。
3、把失利合理化
當孩子出現學習上的失利,不從本身原因,總是去找借口或許理由來擺脫,就是出現了厭學心境。他們不會樂意供認自己的缺乏,常常會把自己的失利變得合理化,自己欺騙自己。當家長發現孩子出現這種問題,不要置之度外,要協助孩子免除困惑,引導孩子化解厭學心境。
4、性格出現極大變化
孩子可能很焦慮,覺得自己都在做無用功,一直都跟不上進度。孩子可能很煩躁,認為自己很笨,不管怎樣都學不會,所以產生了厭倦的心理。孩子可能郁郁寡歡,感覺自己努力了很久都看不到成果,因為沒有成就感而十分沮喪。
5、學習態度明顯變差
經常偷懶,習慣拖延,用其他活動來取代學習,占用學習時間。孩子厭學時,一旦談到學習就頭痛,或者干脆采取逃避的態度消極應對。他們看到作業就心煩,聽到考試就害怕,仿佛已經失去了對于學習的興趣與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