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厭學心理的表現
現在的孩子很多都會出現厭學的情況,其實這個也很簡單,只需要家長多了解孩子的心理歷程,突破孩子的難點,慢慢的就能改變。
初中生厭學心理的表現
1、孩子沒有形成自主學習的內動力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學習特別用心,因此對孩子的學習管理就特別嚴格,總是督促著、催著、趕著、逼著孩子學習。在小學的時候孩子還比較順從,但到了初中,科目忽然增多,任務加重,看著猛增的學習任務和作業量,孩子感覺漫無盡頭,厭煩情緒劇增。
2、叛逆心理
青春期的孩子尋求獨立,不想被指揮,需要自主感,希望自己能像成年人一樣被尊重,因此會表現出“逆反行為"。對此家長不要過于擔心,可參考以下三點進行處理:
1.用欣賞的眼光,像對待成年人一樣給予孩子認可。
2.不和其他人比較,逐步放手,當遇到困難或選擇時,鼓勵孩子自己面對。
3.父母要給孩子一種信念:父母永遠是愛你的,不管在什么時候,父母都會無條件與孩子站在一起。
3、沒有目標和方向
現在生活水平高了,父母事事包辦,會使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因為沒有目標和方向而感到迷茫。所以,家長們要讓孩子多去感受生活,鍛煉他們照顧自己的能力,只給予有限的物質資源,讓孩子通過自己地努力去爭取想要的東西,從而讓孩子成就自我,鍛煉自信,樹立目標,不斷奮勇前行。
4、家庭存在問題,孩子停滯不前
孩子和家庭的關系就像魚兒與水的關系,家庭中很多問題都會在孩子身上呈現,比如家庭關系破裂、父母過于忙工作而忽略對幼年孩子的養育等等問題都會讓孩子產生負面情緒。面對上述問題,孩子可能會在潛意識的指引下,用學習困難的方式引起父母的關注。家長認識到這點,就能為改變家庭教育問題創造契機。
中學生厭學的這表現
表現一:上課時經常心不在焉,東張西望,課后作業馬虎應付或互相抄寫,有時甚至沒有完成,成績不斷滑落。
表現二:上課經常打瞌睡,但下課時精神十足。作業經常沒有完成,基礎較差,成績不佳。
表現三:學科基礎較好,但自從迷上游戲、小說、貪玩之后,成績一落千丈,發展到上課無心聽講,喜歡搞一些滑稽動作或一些好笑的話引發全班同學大笑,破壞課堂紀律。
表現四:經常有肢體疼痛感的假象,以此找到請假的合適理由,達到逃避課堂的目的。
初中學生厭學怎么辦
1、幫助孩子找到學習動機,讓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愛、關注與被需要的感覺。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除了生存與安全感外,人還有愛和歸屬、自尊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作為學生來講,生活中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如果,在學習中他們能夠滿足這些需求,自然也就不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2、從行為主義的角度,如果在學習中,孩子能不斷的得到鼓勵或者其他各種形式的正強化,他就會認為學習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厭學也就無從談起。
3、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孩子的問題很大程度上來源于父母,孩子調整的同時,父母要積極配合,找到自身的問題,與孩子一同成長。
4、對孩子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讓他們了解學習的本質,關注學習過程本身,而不是為成績所累。很多時候,孩子并不清楚學習應該學什么,學習到底有什么意義,現行教育體制對成績的強調幾乎是他們對學習的唯一印象。這樣,成績不好的孩子對學習的厭惡也就非常自然了。此外,很多孩子非常渴望學好,但卻缺乏正確的方法,久而久之他們的自我效能感會大幅下降,對學習產生習得性無助等問題,因此就開始逃避學習。
5、作為應對,我們應該與孩子一同探討學習的本質,降低他們對成績的關注,重新認識到學習過程的重要性,強化他們對學習過程的興趣。學習方法的指導,可以讓他們在學習時變得輕松,從而也更能享受學習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