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不立后半句是什么
失信不立是一個講誠信的成語,出自《論語》。在我國傳統文化中,誠信是對一個人非常重要評判標準,只有做到誠信,才能立足于社會。和失信不立相似的話有誠信者天下之結、小信誠則大信立等。
失信不立后半句是什么
失信不立的后兩句是君其圖之。弗聽。
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原文:晏平仲言于齊侯曰:“商任之會,受命于晉。今納欒氏,將安用之?小所以事大,信也。失信不立,君其圖之。”弗聽。退告陳文子曰:“君人執信,臣人執共,忠信篤敬,上下同之,天之道也。君自棄也,弗能久矣!”
譯文:晏平仲對齊莊公說:“商任的會見,接受了晉國的命令。現在接納欒氏,準備怎么任用他?小國所用來事奉大國的,是信用,失去信用,不能立身立國。君王還是考慮一下。”齊莊公不聽。晏平仲退出以后告訴陳文子說:“做人君主的保持信用,做人臣下的保持恭敬。忠實、信用、誠篤、恭敬,上下共同保持它,這是上天的常道。國君自暴自棄,不能長久在位了。”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信最本質的含義是對自己的所有言行所負的責任,也是一個國家乃至個人要取得尊嚴和威信的最基本保證。誠實守信是古人所推崇的一種人袼境界,要求人們言行一致,恪守承諾,誠實不欺。
失信不立告訴我們的道理
信最本質的含義是對自己的所有言行所負的責任,也是一個國家乃至個人要取得尊嚴和威信的最基本保證。誠實守信是古人所推崇的一種人袼境界,要求人們言行一致,恪守承諾,誠實不欺。
恪守誠信不但是一個人的處世立身之根本,也是一個國家安民治國之道。當然,信守誠諾并不是無原則的,而要善辨是非,分清善惡。
失信不立和誠信者天下之結也的區別
失信不立和誠信者天下之結也都與誠信有關,但它們的含義和側重點不同。
失信不立:指不講信用的人無法在社會立足,無法得到別人的認可。這個成語強調的是誠信對于個人和社會的重要性,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就會失去別人的信任和尊重,無法在社會上立足。
誠信者天下之結也:指誠信是天下行為準則的關鍵,天下的人都愿意結交誠信的人。這個成語強調的是誠信對于人際關系和國際交往的重要性。只有講誠信,才能建立互信、友好的人際關系,才能在國際交往中達成共贏。
兩者都與誠信有關,但失信不立更側重于個人失信對社會的影響,而誠信者天下之結則更側重于誠信對于人際關系和國際交往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