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的人性論
董仲舒,是西漢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董仲舒年輕時喜歡鉆研儒家經典著作,后被漢景帝賞識,提出著名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
董仲舒的人性論
董仲舒則提出不同的主張,其精神實質是認為人生來就不一樣!為此,他提出了“性三品”理論。即把人分為三類:上、中、下三品。那么,這三品人表現出怎樣的特點?
1、上品人。具有圣人之性:受命于天,近于全善;董仲舒所說的圣人包括三部分人:“具有高尚德行因而被受命為天子者;某些至賢至圣的三公或大臣;作《春秋》‘先正王而系萬事’、被稱為素王的孔子?!痹谒磥恚ト酥砸环矫媸遣唤潭?;另一方面則是教人而善。
2、中品人。中品人介乎上品和下品之間,且可善可惡,大多數人都屬于這一類型。
3、下品人。下品人具斗筲之性:暝于未覺,近于全惡。董仲舒眼里的斗筲之民,他的本性就是教而不能善,因為禽獸是教而不善的。
董仲舒提出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1.獨尊儒術,罷黜百家
這是三大文教政策的總綱,是文化教育改革的總體指導思想。它規定了教育的目的是培養通經致用的儒學治術人才,用三綱五常維系人心,以確保漢王朝的長久安寧。
2.開創太學,改革選士制度
這是獨尊儒術的具體化措施。行教化必須興辦學校,通過培養高級統治人才去推動教化。他明確提出要在京師置太學,將舉賢養士之遺風,吸納到王權的控制下,變成自覺的養士行動。
3.重選舉,廣取士
董仲舒認為,養士和選士是分不開的。應通過選舉、貢賢的方法,把那些真正有德有才的人推薦上來,“量才而授官,錄德而定位”,使人才充分發揮作用。
董仲舒強調以什么治國
在君王治理國家策略上,董仲舒強調以德治國。
要以道德教化作為治國的重要工具,并用陰陽學說來加以闡述,形成一套完整的"陽德陰刑"的德主刑輔論。
董仲舒主要思想主張:
大一統:董仲舒從儒學經傳中尋找統一的理由,他從《公羊春秋》中找到了"大一統"。董仲舒就根據《公羊春秋》的記載,提出了"大一統"論。他在《天人三策》中說:"《春秋》所主張的大一統,是天地的常理,適合古今任何時代的道理。"
天人感應:董仲舒"天人感應"論,是以社會、政治來說的。他把《春秋》中所記載的自然現象,都用來解釋社會政治衰敗的結癥。他認為,人君為政應"法天"行"德政","為政而宜于民";否則,”天"就會降下種種"災異"以"譴告"人君。如果這時人君仍不知悔改,"天"就會使人君失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