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是不是心理出了問題
厭學這個話題對于家長來說都是比較沉重的,有些家長在發現孩子出現厭學問題后會驚慌失措,過度放大厭學的后果,其實這樣完全是錯誤的,只會讓孩子更加嚴重。
孩子厭學是不是心理出了問題
第一種,最常見的就是焦慮。焦慮就是恐懼、焦慮就是害怕、焦慮就是擔心、焦慮就是煩躁不安、焦慮就是糾結來糾結去。焦慮不是一種情緒體驗,而是多種復雜的負面情緒體驗,包括恐懼、害怕、糾結、心神不寧、煩躁不安、茫然不知所措。
那么,為什么有些孩子學著學著就焦慮了?
主要原因是期待過高了,而實際能力卻達不到他所期待的高度和標準,在實際能力和過高的標準面前,他產生了一種失落、一種沖突。這一類孩子,一定要學調節自己的標準,不要把標準制定得太高。你制定太高,標準就會對你構成壓力,標準就成為你的壓力源。
第二種,就是抑郁了。人抑郁以后,人就沒有情緒、沒有熱情、也沒有快感了。情緒,積極的情緒、尤其是高漲的情緒,說得直白一點就是“熱情”,它對我們行為具有推動力。抑郁常會出現熱情減退、興趣減退、快感減退或者喪失,所以他就會對諸多的事情沒有興趣了,包括對學習。
抑郁不僅僅會直接影響到你的情緒狀態,也會影響你的學習狀態。當學習狀態不好了,就學不動了,學習成績就往下掉了。
第三種,就是這些孩子產生了普遍性的一種無價值感和無意義感。不光是對學習的意義產生懷疑了,他對活著的意義都產生懷疑了,他覺得奮斗沒有前途、努力沒有前途、活著本身就意味著無意義、無價值。所以學習也沒什么意思了,不如不學了,這也是厭學里邊最常見的一種情況。
第四種,興趣轉移了。原先愛學習,現在喜歡玩游戲、喜歡刷小視頻、喜歡看網絡小說,尤其是玄幻小說。興趣轉移了,興趣不在學習上了,那他有可能就厭學了。
第五種厭學,是源于人際關系不佳,和老師和同學發生了沖突,發生了矛盾。最常見的形式是老師侮辱了他,或者是同學說了一些讓他承受不了的話,然后他就不干了,他就以不上學逃避作為應對人際矛盾的手段。
學習成績好的孩子也會厭學嗎
我們不難發現,學習成績好的孩子也會厭學。
厭學的情況主要是集中在中學階段,尤其是初中階段會更明顯,因為初中階段的孩子正在走進青春期,他們需要承受的壓力、面對的挑戰也比以前更多。很多孩子在小學成績還都挺好,但是到了初中就完全適應不了。
家長特別希望孩子在學習上乃至以后的工作人生旅途上都能有所成就,希望孩子學習的過程能夠比較順利,有一些積極的興趣愛好,有一定程度的抗挫折能力,還有一定程度的自控力,還有時間管理的能力,建立友誼和處理同伴矛盾的能力等等。
預防厭學應該從哪個節點開始?孩子在厭學哪個階段的時候,應該給孩子進行調整?
不少家長也關注到中學階段的孩子一旦產生厭學行為,抗拒去學校之后,再幫助他們回歸學校就是非常艱難的過程了。這就相當于孩子在情商能力上落下的課程很多,也已經造成了實際的問題,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來補課。中學階段開始調整和提升相對有些晚了,所以一定要重視小學階段的培養。
如何提前察覺孩子是否有心理異常,或存在心理問題呢
1.課堂學習情況: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經常走神,精神不振;違反課堂紀律,擾亂課堂秩序,或者上課就睡覺,下課就精神抖擻;經常遲到、早退甚至曠課。
2.作業完成情況:做作業態度變差,經常少做、漏做、字跡潦草,邊做邊玩,比如平時一兩個小時就能做完作業要拖到凌晨都做不完;經常抄襲作業,以應付老師檢查;或者干脆抵制不做作業。
3.考試成績情況:考試時亂答,匆匆交卷,抄襲、作弊等,考試成績下降明顯。
4.與老師、家長關系:經常和老師或者家長發生沖突,或者不愿意與老師、家長溝通。
5.課外活動情況:課外活動參與率下降,社交活動及體育活動參與減少,使用網絡或者手機時間增長,不受控,自制力變差。
6.性格上的明顯變化:例如在短期內變得特別焦慮、煩躁、自閉等,或者用身體不適等借口(但沒有任何實質疾病表現)來回避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