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是什么意思
時間:2024-02-28 16:05閱讀數:303
而立之年是一個漢語成語,出自《論語·為政》篇。原文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而立之年是什么意思
“而立”指的是三十歲。因此,“而立之年”通常指的是三十歲。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到了三十歲時應該能夠獨立自主,有所作為。在傳統文化中,三十歲被認為是一個人成熟的標志,意味著應該承擔起家庭和社會的責任。
關于年齡的詩句有哪些
1、《與小女》
見人初解語嘔啞,不肯歸眠戀小車。
一夜嬌啼緣底事,為嫌衣少縷金華。
2、《宿新市徐公店二首·其一》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3、《勸學》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4、《南園十三首·其五》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而立之年是一個拐點嗎
三十歲是一個心理上的拐點。在這個時候,很多人對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價值觀進行了重新審視。曾經的沖動逐漸被理性和成熟所替代,個體更加注重內心的平衡和生活的品質。
這一時期,人們往往更加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意識到自己的精力并非無窮無盡,需要更加明智地分配和利用。而立之年代表著人生的一個關鍵時刻,標志著個體進入成熟和穩定的階段。在這一時期,人們往往更加關注自己的生活質量、家庭幸福和事業發展,對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價值觀進行深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