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的思想主張
商鞅是戰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他發起的商鞅變法是歷史上最成功的一次變法典范,對歷史社會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促進了封建社會的發展,也為秦統一六國打下了基礎。
商鞅的思想主張
1、鏟除仁義和平善良孝悌,國家才會強盛。
2、人人互相監視互相告密,國家才會強盛。
3、必須弱民、愚民,國家才能強盛。
商鞅的人物簡介
商鞅,姬姓,衛國人,衛國國君后裔,戰國時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商鞅通過變法,在秦國實施嚴刑峻法,重農抑商,還改革戶籍、土地制度、行政區劃、稅收、度量衡等,使秦國一躍成為當時強國。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公子虔誣為謀反,戰敗死于彤地。
商鞅是一個什么性格人
1、沉著冷靜、膽識過人
商鞅未到秦國前,曾在魏國國相公叔痤手下做事。公叔痤病重時,魏惠王問他,他去世后誰堪大任。公叔痤就推薦了商鞅。魏惠王聽罷沉默不語的時候,公叔痤又說,如果您不用商鞅,就把他殺了。
隨后,他就找到商鞅,跟商鞅說,先忠于君上、后照顧屬下,現在跟君主該提的意見已經提完了,情況就是這么個情況,事情就是這么個事情,你趕緊逃命去吧!
商鞅聽后不是慌張逃走,而是對公叔痤說,你讓他用我他不聽你的,你讓他殺我就能聽你的嗎?果然,直到商鞅離開后到秦國,魏惠王都沒有殺他。
可見,商鞅在遇到緊急情況時,仍能保持沉著和冷靜,并且非常有膽識,一般人在面臨可能發生的死亡時,都不會以身犯險。
2、不畏強權、敢于創新
商鞅在秦國實行變法時,遭到了秦國貴族階層的反對。大夫甘龍等,都提出了反對意見,但商鞅仍然說服了秦孝公實行變法改革。
其實,商鞅改革嚴重觸碰了秦國貴族階層的利益,比如:讓封賞爵位從世襲制變成了軍功制,明確了各級官階等級所享受的相應待遇等等。
作為一個初到秦國,在秦國貴族階層沒有任何背景的人,敢于切割利益集團的利益,實行跨越式的變法,真正體現了一個變法改革者應有的不畏強權、敢于創新的精神品質。
3、不通人情、傲慢自大
新法頒布一年后,太子也觸犯了法律。因為太子是國君繼承人,所以不能罰太子。但是,商鞅做了一件既不通人情,又傲慢自大的事——將太子的老師公子虔處刑,將另一個老師公孫賈面部刺字。
這確實有些過分了,也為商鞅的死埋下了伏筆。
為什么說商鞅傲慢自大呢?我們不能用現代的眼光去看這件事,而是要用歷史的眼光去看。比如,曹操犯了軍規,是割發代首,贏得一片贊譽。為什么贊譽?因為古人很看重身體發膚。
公子虔所處何刑《資治通鑒》沒有明確記載,但公孫賈面部刺字是明確記載的。在古人看來,面部刺字不僅是懲罰,更是種侮辱。侮辱太子的老師,確實有些傲慢。
而且,《資治通鑒》還記載了,商鞅將開始反對新法、后來贊揚新法的人,都發配到了邊疆。
4、情感淡漠、不擇手段
秦國攻打魏國時,魏國派出了將軍公子卯。而這場攻打自己舊主的戰爭,就是商鞅向秦孝公建議的。
公子卬是商鞅在魏國時的好朋友,關系特別好。倆人一見面,商鞅就說,關系都這么好,別打了,晚上到我這里喝點酒嘮會磕,明天就撤兵吧!
公子卬信以為真,于宴飲期間被埋伏的甲士俘虜了。
不念舊主、算計老友,秦國又被他得罪個遍,足可見商鞅的感情生活有多么匱乏。
而且這件為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的事,使商鞅在歷史上頗受詬病。
5、能屈能伸、百折不撓
商鞅初到秦國時,就通過關系找到了秦孝公寵臣景監。
景監向秦孝公引薦他,但是連續兩次都沒能得到秦孝公看重,甚至被轟了出來。但是商鞅沒有氣餒,也沒有顧忌面子,而是繼續找景監,求見秦孝公,終獲孝公賞識。
在他最后被秦國追殺時,他更是放下面子逃向了恨他入骨的魏國,雖然魏國拒絕接納他,但他的舉動,說明了他能屈能伸、追求實際的性格。
商鞅變法的意義
1、經濟上:改變了舊有的生產關系,廢井田開阡陌,從根本上確立了土地私有制。
2、政治上:打擊并瓦解了舊的血緣宗法制度,使封建國家機制更加健全,中央集權制度的建設從此開始。
3、軍事上:獎勵軍功,達到了強兵的目的,極大的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為秦下一步的戰略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總的意義: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一次較為徹底的改革運動,大大推動了社會進步和歷史的發展。通過改革,秦國廢除了舊的制度,創立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制度。
改革推動了秦國社會的進步,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同時,壯大了國力,實現了富國強兵。為以后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