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還有必要上學嗎
我們常聽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諺語,以及“孟母三遷”的故事,都在說明了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孩子在學校接觸的同齡人,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幫助。并且學校是一個學習的大環境,孩子在學校更容易接觸到知識。可見,在學校這樣的環境,對于孩子來說好處更多。
厭學還有必要上學嗎
有必要而且必須上學,即使孩子對學習感到厭倦,仍然需要去學校。
1.學校是一個相對簡單的地方,在學校里成長,對一個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都有深遠的影響。
2.學生不學習,最起碼能夠跟同齡人一起生活成長,能夠有一個比較健康的心智。
3.學校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學習環境,可以獲得知識和技能。此外,學校也是社交和人際交往的場所,可以結交朋友和建立人際關系。
4.學校還提供了各種課外活動和資源,可以幫助孩子培養興趣愛好和發展個人才能。盡管厭學是正常的,但通過積極參與學校生活,孩子可能會發現新的學習動力和興趣。
導致孩子厭學的幾種原因
1.父母的期望值過高
期望過高,會使孩子心理壓力大大增加,不自覺地把學習與痛苦體驗聯系起來。很多家長給孩子報了各種輔導班,孩子除了每天要學習學校的知識外,還要利用周末時間上各種輔導班。孩子沒有一點屬于自己的時間,這樣的后果就會導致孩子過度學習,產生身心疲憊。
2.孩子不會學習
平時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知識掌握不牢固,考試成績差。這樣,面對日益繁重的課業內容,孩子對學習失去信心,慢慢的自然會產生厭學情緒。
3.不良的家庭環境
作為家長,天天在家打麻將,父母經常吵架,對孩子缺乏必要的關心,對孩子成績不聞不問;這樣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負面影響,這些負面的影響,讓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導致厭學情緒的產生
4.過分溺愛孩子
很多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過分溺愛,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對家人產生嚴重的依賴;不思進取,不愿意吃苦,行為懶散,缺乏對學習的主動性,學習成績不好,對學習沒有興趣,最后導致厭學。
5.師生關系不融洽
老師的授課方式并能讓每一位學生都喜歡,這很容易讓學生對老師產生討厭的心理;課上不聽講,故意搗亂,做一些無關的事情,老師教訓學生,學生還出言不遜,這樣的后果就會造成學習知識掌握不扎實,作業不能完成,考試成績下降,導致厭學情緒的產生。
面對孩子的厭學,家長們該如何讓孩子快樂學習
1.多與孩子談心
家庭教育很重要。父母應經常與孩子交談,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或其他情況,給予心理咨詢,消除對學習的恐懼,鼓勵孩子克服困難,積極運用大腦,認真完成學習任務。家庭教育也需要策略。父母應該多鼓勵和贊揚孩子。只要孩子取得了一些進步,他們就應該給予充分的認可,以提高他們對學習的信心。
2.改善學習環境
為了改變學生對生活的態度和對學習的理解,家長必須首先改善他們的環境。良好的環境需要社會、家庭和學校的合作。社會的鼓勵、家庭的關懷、老師的關注、同學的友善,都有利于營造重新學習和學習的氛圍,消除厭學孩子的厭學情緒。
3.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孩子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他是按照別人的評價去認識自己的。一個總是失敗的孩子體驗不到成功的快樂,也就不去努力了。
對于一個從未完成過作業的孩子,家長最好讓他先做幾道容易的習題,讓他能輕而易舉地完成,再調整作業的難度。如果孩子的學習不好,不要將失敗的原因歸為孩子不聰明,家長可以從學習態度、意志力等方面去尋找原因。
4.鼓勵孩子自我激勵
如果孩子能夠經常自我激勵、自我鞭策,他便有可能避免學業失敗。家長要幫助孩子樹立自我激勵的目標。其次要讓孩子學會自我暗示,經常對自己說激勵的話,如“我一定能成功”。再次是讓孩子在行動中擺脫消極情緒。
5.培養興趣和建立信心
我們常說興趣是孩子一生中最好的老師。為了徹底改變孩子的疲勞,我們必須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在厭學孩子對自我價值有了新的認識之后,他們將立即開始練習自己。這種嘗試的結果是好是壞是徹底轉變的關鍵。
因此,家長必須努力為厭學的學生創造一個環境,培養孩子的興趣,品味學習的成功感,逐步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從而樹立孩子的信心,徹底消除厭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