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讀的三個基本要求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對小學生的閱讀提出了要求,可見閱讀對于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小學生的學習中,閱讀占據了很重要的部分,常見的閱讀方式有朗讀、默讀等。默讀是讀的一種重要方式,在語文學習中格外重要,能夠提升孩子讀書速度的同時,便于孩子思考問題。
默讀的三個基本要求
1.默讀,不動口,不出聲,也不用手指,能邊看邊想。
2.將句子的前部分輕聲地讀,后部分閉上嘴,用眼睛看,輕聲讀,即練習時,要壓低嗓門,輕聲地讀。
3.指讀,即眼睛隨著手指或筆尖,一句句一行行的掃視,不出聲地讀。
小學生默讀的三個好習慣
1.回過頭再讀一遍
在閱讀中往往會遇到比較復雜或者是難以理解的句子或者段落,這時候,默讀一遍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回過頭來,多默讀幾遍。“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2.有生字,查字典
小學生的識字量有限,在閱讀過程中一定會遇到許多不認識的字和詞。遇到這樣的情況,先結合上下文內容想一想,猜一猜這個字或者詞的意思,若還是不明白,則可以查閱字典,搞懂意思
3.不動筆墨不讀書
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說的就是我們在日常閱讀中要養成邊讀邊畫的好習慣。比如自己覺得喜歡的好詞、好句,或者在閱讀過程中有疑難的問題,還有自己閱讀時的所思所感,都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用筆記錄下來。勾畫時要盡量保持書本的干凈整潔,切不可亂涂亂畫。
默讀是什么要怎么讀
默讀在形式上與朗讀相反,它不出聲音,而是視覺與文本意蘊的直接相聯。也就是說,朗讀是視覺感知文字,嘴讀出聲音,文字意蘊與聲音同時作用大腦,形成對文字意蘊的理解。而默讀沒有聲音的中介,是文字與意蘊的直接通聯。
朗讀要讀出聲音,所以是一個字一個字的文字與聲音被大腦接受;而默讀因為不用讀出來,所以能夠以短語甚至句子、段落為整體文字群塊的形式被大腦接受。眼睛掃視的文字段范圍(視域)和眼睛掃視的速度決定了默讀的速度。這樣,默讀時大腦里直接現出意蘊或意蘊群,這就有助于對文本的深入理解。
默讀沒有聲音,速度更快,更便于深入理解。默讀是一種更加難以掌握的閱讀方法。因此,默讀就可以分成初級默讀和高級默讀。
初級默讀是由朗讀向默讀的過渡。不出聲音,但可以有嘴動,嘴在讀,只是不出聲。其實是無聲的朗讀。隨著閱讀能力的提高,初級默讀要提升為高級默讀,就是真正的默讀。不動嘴,不在心中讀音,真正靠眼睛的掃視。
實際上,初級默讀兼有朗讀與默讀的一些優點,也是有意義的。當需要保持安靜,而閱讀文本理解難度又很大,需要認真深入閱讀時,就可以采用初級默讀。
默讀沒有聲音的干擾,便于集中心神去理解文本,所以成為精讀、細讀的常用方法。默讀速度較快,所以又成為泛讀、略讀、粗讀、檢讀的常用方法。默讀是實用性最強的閱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