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竽充數的主人公是誰
《濫竽充數》是一個古代的寓言故事,出自《韓非子·五蠹》。故事講述了一個南郭子綦的人,他不會吹竽,但假裝自己會吹竽,混進了國王的樂隊。后來,國王要求每個樂手單獨表演,他就原形畢露了。
濫竽充數的主人公是誰
南郭先生是《濫竽充數》這篇寓言故事里的主人公。
戰國時期,齊國的國君齊宣王喜歡音樂,尤其喜歡聽吹竽,手下有300個善于吹竽的樂師。齊宣王喜歡熱鬧,愛擺排場,總想在人前顯示做國君的威嚴,所以每次聽吹竽的時候,總是叫這300個人在一起合奏給他聽。
有個名叫南郭的處士聽說了齊宣王喜歡聽合奏,覺得有機可乘,是個賺錢的好機會,就跑到齊宣王那里去,吹噓自己說:“大王啊,聽過我吹竽的人沒有不被感動的,就是鳥獸聽了也會翩翩起舞,花草聽了也會合著節拍擺動,我愿把我的絕技獻給大王。”齊宣王聽得高興,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編進那支300人的吹竽隊中。
從這以后,南郭處士就隨那300人一塊兒合奏給齊宣王聽,和大家一樣享受著優厚的待遇,心里極為得意。
其實南郭處士他壓根兒就不會吹竽。每逢演奏的時候,南郭處士就捧著竽混在隊伍中,人家搖晃身體,他也搖晃身體,人家擺頭,他也擺頭,臉上裝出一副動情忘我的樣子,看上去比別人吹奏得更投入。南郭處士就這樣靠著蒙騙混過了一天又一天,不勞而獲地白拿著豐厚的薪水。
但是好景不長,過了幾年,愛聽竽合奏的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mǐn)王繼承了王位。齊湣王也愛聽吹竽,但他喜歡聽獨奏。于是齊湣王發布了一道命令,要這300個人輪流來吹竽給他欣賞。南郭處士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他想來想去,覺得這次再也混不過去了,只好連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濫竽充數的意思是什么
濫竽充數的意思是拿次的東西混在好的里充數。
寓意:比喻沒有本領的人冒充有本領,占著位置。
出處:《韓非子·內儲說上》:“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譯文:齊宣王讓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的合奏。南郭處士請求給齊宣王吹竽,宣王對此感到很高興,拿數百人的糧食供養他。齊宣王去世了,齊湣王繼承王位,他喜歡聽一個一個的演奏,南郭處士聽后便逃走了。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示例:老師讓我們背誦課文,總有些同學濫竽充數。
濫竽充數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沒有真才實學,偽裝總會被識破。為此,在日常生活中,把握學習的機會,在學好基本課程的同時,更多的掌握一門學識,練就過硬的本領,在日后的工作中會受益無窮。
同樣在工廠上班,你會寫作,在單位開展征文比賽時你會脫穎而出,或者能歌善舞會主持,在單位召開慶典晚會時你會被大家認可。或者你酷愛運動,有機會也會發揮作用。
學習就是一個不斷進取的過程,有利于工作的要學,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要學,更多的掌握一門知識學問,增加一點興趣愛好,為黑白灰調節一下色彩,生活也就五彩斑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