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主人公是誰
《三國演義》是一部偉大的作品,留下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也教會許多做人的道理,更是為文化領域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其中身在曹營心在漢,這一成語典故就出自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
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主人公是誰
三國時期,曹操和劉備交戰,劉備戰敗而逃,關羽在打亂之中與劉備張飛失去了聯絡,關羽一路保護兩位嫂嫂,不得已和曹操達成了約定,暫時留在曹營。
曹操是個惜才的人,如果能有關羽這樣的義士留在帳下效力簡直是如虎添翼,所以關羽在曹營中曹操自是無盡的歡喜,對關羽格外禮遇。
可謂是“封侯賜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可是關羽絲毫不為所動,一心只想著打探劉備的消息,照顧好劉備的兩位夫人。看著關羽如此忠義,更是看重關羽的品格。當關羽得知劉備在袁紹處,便封金掛印,拜辭曹操,帶著兩位嫂嫂過五關斬六將千里尋兄去了。
身在曹營心在漢是成語嗎
身在曹營心在漢是一個漢語成語,比喻身處對立的一方,但心里想著自己原來所在的一方。是常用成語,屬于中性成語,復句式;作謂語、分句;含褒義。
《三國演義》中的典故有哪些
1、桃園三結義
東漢末年,張角發動黃巾起義,劉備、關羽、張飛三人都去看那招兵榜文。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為國出力之心,所以一見如故,被張飛拉到自家莊后的桃源飲酒。最后三人對天盟誓,結拜為弟兄。
2、煮酒論英雄
一日,曹操青梅煮酒,請劉備在小亭對飲,論天下英雄只有劉備和他倆人。劉備驟然一驚,將筷子掉落地上。幸好當時雷聲乍起,劉備急中生智,沉著地俯身拾筷,說道:“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掩飾了過去。
3、三顧茅廬
劉備與關、張前往南陽隆中請諸葛亮出山。第一、二次都撲了空。第三次去時正遇諸葛亮晝寢未起,張飛忍無可忍,怒氣大發,要放火燒房,被關羽勸阻。劉備等了一個時辰,諸葛亮醒來,又去后堂更衣,半晌才出。
劉備向他求教,諸葛亮為劉備禮賢下士之舉所感動,獻以據蜀、聯吳抗曹之策,隨劉去新野。諸葛亮發表了他著名的三分天下見解,稱《隆中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