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草書用什么紙最好
一般寫書法需要有一定的掌握、完全可以操作和控制墨法才好,能使筆下線條相對變化豐富,能落筆即定者,用洇化效果明顯的生宣;則非熟練者不宜使用;對于書寫草書需要選好紙張才行。
寫草書用什么紙最好
寫草書,推薦使用生宣紙。因為生宣散墨能力強,可以豐富草書線條濃淡、干濕等變化。便作品更具表現力和感染力。
宣紙大致分好幾種, 一般情況下,從制作工藝上講宣紙分為生宣、熟宣和半生熟宣紙。主要區別就是生宣洇墨,熟宣不洇墨。熟宣在制作過程中加了明礬,明礬不溶于水,所以熟宣不洇墨。熟宣,多用于寫小楷和畫工筆畫。生宣,多用于行草書和寫意畫。半生熟,多用于日常練習和創作作品使用,比較好掌控。
寫草書的草法是什么
1、今草
今草由章草發展而來,少了章草的波挑,改橫向取勢為縱向貫氣,體勢趨于縱長、鼓側、參差,字形大小錯綜,上下字筆勢呼應、 偶有牽連,書寫更加流便, 體勢更為活潑。
今草出現后,原來帶有波挑、字字獨立的草書方被稱為“章草”。紙張的普及,推動了章草向今草的演化。晉代《濟白守殘紙》、《為世主 殘紙》及衛瓘〈頓州帖》、陸機《平復帖》等章草作品,均有向今草過渡的明顯趨勢。
2、章草
章草是隸書的草寫,即早期帶有隸意的草書,用筆連綿省簡,筆法、體勢較隸書豐富多變。同后來的今草相比,章草尚存隸意,許多字還變相保留著隸書的橫向取勢和波挑筆法,各字大小比較均勻,筆畫連帶較少且僅限于一字之內,故字字獨立。
章草形成于西漢晚期。至東漢,章草已較流行,出現劉睦、杜操、崔瑗等草書名家和漢末以張芝為代表的草書流派。張芝筆下的章草已完全規范。
吳國皇象《急就篇》、 西晉索靖(出師頌》等,繼承了張芝以來的規范寫法,往往借顯著的波挑展現飛揚飄逸之勢,章草亦因此走向程式化。
3、狂草
狂草始于唐代張旭,由今草向狂肆的方向演化而成,筆勢連綿,放縱不羈,一筆數字,氣貫隔行。狂草與大草有時混稱,二者僅有狂放程度之別,均難辨識。狂草一派神行,無行無列,大草則雖放猶有節制。大草名家除張旭外,還有與“顛張”并稱的“醉素” 一一唐代懷素上人以及宋代黃山谷、明祝枝山、明末清初王鐸等人。
近現代以來草書發展如何
照相印刷技術也使歷代名家翰墨真跡得以大量攝影出版,推動了帖學再度興起,故而近現代以來,書法家或融合碑帖,或追溯晉唐,或偏愛章草,使草書得到了復興。
以融合碑帖見長的,有沈曾植、于右任、謝無量、來楚生等。其中,沈曾植的草書融入了北碑和章草筆法,用筆方入圓出,風格生拙奇特。于右任的草書植入北碑和木簡筆意,筆致簡練、結體舒展、瀟灑沉穩,他提倡并推廣“標準草書”,產生了頗大影響。
以追溯晉唐見長的,有沈尹默、潘伯鷹、潘學固、白蕉、林散之等。其中,沈尹默轉益多師、博采眾長,草書清圓秀潤、勁健遒逸;潘伯鷹草書樸質勁健、含而不露,有六朝遺意。
青睞章草且獨具風格的,有王蘧常、沙孟海等。王蘧常的章草取法高古,自稱“不落唐以后一筆”,常以中鋒運筆,風格古拙凝重。沙孟海的草書沉雄茂密、氣勢磅礴,因為摻入章草筆意,呈現出古雅質樸的風格。